當旅行者將拍攝的雪山星空同步到云相冊時,當智能家居攝像頭通過云端向千里外的手機傳輸畫面時,數據流動的每一毫秒里,都暗藏著一場攻防戰。
攻擊者用AI生成足以亂真的釣魚郵件,利用大模型漏洞竊取醫療數據;防守者則訓練AI成為“鑒謊師”,給算法穿上“防彈衣”——這場發生在數字世界的“貓鼠游戲”,正因云安全技術的革新,悄然改寫勝負天平。
“黑客利用AI批量生成釣魚郵件,我們就用AI來識別并防御其帶來的風險。”天融信科技集團副總裁李瑋近日接受采訪時向記者展示了一封幾乎完美的偽造郵件:措辭嚴謹的采購需求、格式規范的合同附件,甚至發件人郵箱前綴都與某三甲醫院的真實合作方僅差一個字符。但在天融信的“天問大模型+釣魚識別小模型”雙引擎下,系統僅用2秒拆解出郵件中的多重破綻,攔截含木馬的“醫療設備采購清單”,避免電子病歷數據泄露。
“現在云上的應用都在做智能化改造,云環境中不僅要考慮云上的安全風險,同時也需要考慮大模型引入所帶來的新安全風險。”李瑋談道。
據了解,目前,天融信基于自主研發的“天問大模型”安全中樞,構建了“大模型研判+小模型檢測”的智能架構,成功實現了威脅檢測能力躍升、策略響應效率質變、安全運營成本降低等多項技術難題。例如釣魚郵件識別準確率提升至96%,較傳統規則引擎效率提升5倍;AI驅動的微隔離策略生成,將云環境安全策略配置時間從8小時縮短至15分鐘,策略驗證周期壓縮70%;通過自動化威脅處置閉環,企業安全運營人力成本減少60%,威脅平均響應時間降至2分鐘。
技術突破正在轉化為守護數字世界的堅實盾牌。
“天融信智算一體機內生安全防護系統,可集成容器安全、API防護等8類安全能力,實現大模型從數據集清洗到推理服務的全鏈路防護;大模型安全防護網關能夠有效應對提示詞注入、模型濫用等風險,覆蓋站點安全、API調用安全及合規管理等場景,項目中累計攔截提示詞注入攻擊5萬+次,防護API調用超100萬次。”李瑋介紹道。
目前天融信云安全產品和解決方案已深入政府、醫療、能源等8大領域,為1500余家政企客戶筑起安全防線,在數字經濟高速公路上架設起AI哨崗。
“當黑客按下回車鍵時,我們的AI已經預演了多種可能的攻防路徑,并自動生成防御方案。”李瑋的比喻揭示了一個事實:在云端安全的新紀元,人類與AI共同編寫的算法,正成為數字文明最堅固的基座,守護每一位民眾的“云上生活”。
(天融信科技集團供圖)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