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中國汽車數據跨境工作組成立暨主題分享會在上海順利召開。本次大會聚焦全球汽車數據跨境流動的共性難題,匯聚行業領導、國內外知名專家及企業代表,賦能中國汽車產業出海。下一代互聯網國家工程中心主任劉東在會上深度剖析了全球數據跨境流通現狀,提出以“IPv6+數據空間”為核心的數據跨境流通技術和標準方案,并分享國內外實踐案例,為構建全球汽車數據流通新生態指明方向。
突破技術難點,IPv6+數據空間助力跨境數據可信流通
劉東在會上表示“數據流通已成為全球數字經濟和科技創新的命脈,對于汽車產業而言,其能有效推動汽車技術的國際創新合作、優化汽車供應鏈管理、提升汽車產品的智能化水平。然而,數據流通仍面臨制度沖突、信任危機、技術鴻溝與標準化缺失等一系列問題,這種復雜性導致大量數據被困在‘數據孤島’。”
面對困局,劉東提出“IPv6+數據空間”的技術和標準方案,其核心在于將管理機制和規則體系以工程化、自動化的方式實現。該方案以IPv6提供的海量地址資源為基石,整合SRv6、APN6、iFIT等先進技術,在網絡層構建跨域、跨境的邏輯數據專網,實現對汽車數據的標識、分級分類、溯源、訪問控制與阻斷等關鍵功能。其上構筑的“數據空間”,則依托數字合約與使用控制技術,保障數據自主權,推動汽車數據完成從“資源”向“資產”與“資本”的價值躍升,為汽車行業營造安全可信的跨境流通環境。IPv6+數據空間的技術方案實現“規則即代碼”的動態合規,實質性地確保出境數據保護水平不低于境內,顯著降低企業合規風險,加速全球汽車產業的數字化轉型進程。
劉東還表示,“從標準方面來看,數據空間的國際標準體系也在逐步完善。其整體架構和交互協議等都已經逐步清晰并形成了基礎國際標準,基本實現了數據空間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同時,我們也正在積極推動跨境數據空間等標準的建立,在3月份正式立項了IEEE 1988標準工作組,推動跨境數據空間以及數據空間服務與應用等標準的建立,并為汽車等行業數據跨境流動提供助力。”
錨定未來,開放數據空間網絡將成新方向
在演講中,劉東進一步闡述了數據流通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向,開放數據空間網絡將為汽車行業數據流通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他指出,未來的數據空間將是一個融合多運營平臺、分布式海量終端以及專業化數據應用服務的生態系統,滿足汽車廠商、供應商、科研機構等多運營平臺的數據流通需求。其底層是基于IPv6構筑的高速智能網絡,核心層通過數據空間與隱私計算等技術實現可信共享,頂層則支撐多樣化的數據空間應用。同時,該體系將融入區塊鏈存證與Web3價值轉化機制,最終實現數據資源“供得出、流得動、用得好、保安全”的目標,推動汽車產業鏈的升級與創新。
“開放數據空間網絡不僅解決連接問題,更聚焦于數據的高效安全管理和價值實現,必將成為促進汽車產業在全球范圍內協同合作的關鍵基礎設施。”劉東表示。其發展將隨著認證機制和標準體系的不斷成熟,從封閉空間向互聯互通演進,最終構建全球范圍的開放數據空間網絡。由下一代互聯網國家工程中心牽頭的粵港澳大灣區跨境服務平臺、科研數據空間、國際跨境可信數據空間-香港站等國內實踐,以及歐洲健康數據空間(EHDS)、Catena-X等國際案例,已充分驗證了數據空間在多個產業領域中的賦能作用,也將為中國汽車產業協同發展貢獻關鍵價值,提升汽車產業的整體效能,為未來發展指明方向。
把握發展機遇,打造全球化數據生態體系
為進一步推動中國汽車產業的跨境發展,把握國際數據流通發展中的機遇,形成“規則—商業—技術”三位一體的全球化數據生態體系至關重要。而真正能夠推動規則互認與經濟共贏的全球生態體系,離不開堅實的技術底座與可信機制兩大核心支撐。對此,劉東表示:“中國汽車數據跨境工作組的成立,標志著中國汽車數據跨境從‘單兵作戰’走向‘系統突圍’,未來數據流通的邊界就是中國汽車全球化的疆域。從規則互認到技術筑基,從價值躍升到生態共建。全球化數據生態體系將推動汽車產業共贏發展,助力中國乃至全球汽車產業在數據驅動的星辰大海中破浪前行。”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