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2025全球人工智能技術大會(GAITC2025)專場活動之一的量智融合專題活動在杭州召開。
活動由中國人工智能學會聯合北京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玻色量子”)、廣東緯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緯德信息”)共同舉辦。
活動現場發布“‘CAAI-玻色’量子計算應用創新基金”,這是由中國人工智能學會與我國量子計算公司首次發起的“量子計算+AI”揭榜掛帥項目,也是量子計算首次融入人工智能生態圈的標志性起點。
此次人工智能領域的眾多頂尖學者與玻色量子的頂級技術專家共研“量子計算+AI”的學科交叉基礎理論、算法構建、硬件設計和場景驗證技術創新等工作,引起了業內外頂尖專家、優秀學者的高度關注與廣泛支持。
量子計算與AI融合引領科創熱潮
國務院參事、清華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院長、北京信息科學與技術國家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戴瓊海表示,當前的人工智能和量子計算正在分別經歷深刻的變革,這兩個方向都是“卡脖子”技術,二者的交匯融合,也一定能引領新一輪科技創新的浪潮,此次中國人工智能學會與玻色量子的合作走在了前列。
一方面量子計算有望突破當前AI模型訓練的算力瓶頸,提升算法的效率等,而在提升算法效率上,人工智能也可以反向賦能量子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在量子控制、誤差校正、算法設計等方面,為量子系統的穩定性和可擴展性,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路徑。因此,量智融合是此次會議最重要的核心,不是單向技術的縱向疊加,而是在多領域、多學科的橫向連接,以協同創新非線性地增長。
為了加快推動這一前沿方面的落地探索,中國人工智能學會與玻色量子聯合設立了量子計算應用創新基金,該基金支持一批具有原創性、突破性的創新工作。近年來,玻色量子在光量子計算機研制、量子編程平臺建設、量子教育推廣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和進展。玻色量子積極投入“量子計算+”生態的建設,主動與高校、科研機構建立開放合作的關系,積極推動中國量子科技的發展走向應用的前列,這種責任感和前瞻性值得我們贊賞和充分肯定。
杭州未來科技城管委會黨工委委員勵波在致辭中表示,人工智能是底座,量子科技是躍遷力,二者融合是搶占未來話語權的關鍵路徑。杭州已構建“1+3+X”未來產業體系——以人工智能為基座,聚焦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類腦智能三大風口,前瞻布局量子信息等“X”個前沿領域。未來,我們將重點關注“量子算法加速AI訓練”“神經擬態計算”等融合賽道,讓更多“從0到1”的成果在此綻放。
會上,重磅發布“CAAI-玻色”量子計算應用創新基金。該基金的正式發布,不僅大力推動量子計算前沿技術率先從實驗室邁向AI產學研用生態圈,也點燃了量子智能變革的燎原之火。
“CAAI-玻色”量子計算應用創新基金由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和國內量子計算領軍企業玻色量子共同發起,主要聚焦“場景驗證、培育融合人才、打通轉化鏈路”,致力于面向全國各領域學者搭建“量子計算+”的產學研合作及應用研究平臺。該基金為全國范圍內最具創新力的學者提供了解與使用量子計算技術、探索和實現量子計算應用的機會,并通過連接跨領域學者與企業研發團隊的產學研合作,推動量子計算新技術在各領域中的應用研究與落地,為中國量子產業的發展和創新儲備人才力量。此次基金共發布兩項技術研究命題,持續以量子計算技術在人工智能、優化等領域的應用場景發掘作為主要研究方向。
量子計算+AI:下一代顛覆性技術的融合革命
上海交通大學二級教授、國家杰青獲得者熊紅凱表示,人工智能現在用到兩個很基礎的工具,第一,用神經元疊加通用函數的逼近做近似,這個近似是通過數學的最優化方式表現成最優梯度傳播去擬合成神經網絡;第二,是大模型擴散或者生成,這是在分布逼近的情況下進行采樣。我們受限于兩種途徑,一種是傳統方式通過比較好的模型用輕量化的方式進行優化,如果能直接用量子計算的方式優化,不用走傳統的老路,可以得到一個用非常強大的算力得到全量化的模型,現在光計算和量子計算技術路線就在做這一方向的結合,但是都有各自的約束性,限制性,如果兩方面能夠結合這是最好的,一個是通用的工具能寫出來,一個能夠真正多元化寫出一個EDA的工具,把傳統的網絡優化,網絡結構搜索、網絡梯度優化問題做更廣義的逼近。
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龍桂魯認為,長期來看,隨著量子計算機的成熟會給AI提供算力支持;短期來看,我們可以受到包括DeepSeek在內的杭州六小龍的啟發。在當前的量子計算機硬件研發階段,我認為,以玻色量子自研的相干伊辛機為代表的專用量子計算機能提供的強大算力,對多行業的某些特定問題高效提供了算力的加速支持。而通用量子計算機的發展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
CAAI教育工委會副秘書長李陽陽表示,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是雙向賦能,對于人工智能現在面臨的算力,包括一些大量的能量消耗,其實更加渴望量子計算,大家深入研究量子計算發現它是可逆計算,它可以打破摩爾定律,包括它的可逆計算適合綠色、環保的芯片研發。量子計算機硬件的真正出現,將為人工智能帶來顛覆性改變,所以我們研究算法的科研工作者,要改變研究計算機的編程思想和方式。
玻色量子創始人&CEO文凱提到,2020年,谷歌發布了可快速建立量子機器學習模型原型的開源庫TensorFlow Quantum,這個框架使得創建結合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量子計算的算法和混合模型成為可能。也是最早的“量子計算+AI”計算框架。量子原生的人工智能的計算范式,把以前在計算機上比較難訓練的場景,可以用以相干伊辛機為代表的專用量子計算機進行采樣、訓練、優化。通過發布“CAAI-玻色”量子計算應用創新基金,希望能進一步擴大生態發展,進一步擴大量子計算的技術優勢賦能,能夠更快地與人工智能的各個場景相結合,我們希望通過構建“量子計算+”的生態來加速實現量子和人工智能的真正融合。
(主辦方供圖)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