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至今,光伏行業正經歷產業深度的重構。”這幾天,全球綠色能源理事會主席,亞洲光伏產業協會主席朱共山的一段發言,激起了很多能源領域企業家的共鳴。
6月11日至13日,第十八屆(2025)國際太陽能光伏和智慧能源&儲能及電池技術與裝備(上海)展覽會(以下簡稱“SNEC光伏展”),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朱共山的發言正是在這場展會上。展會現場,參展企業在發布最新科技成果的同時,還通過產銷溝通凝聚共識,共同推動光伏產業鏈實現重整破局與創新發展。
興衰交替 由弱到強
回溯過去20年的發展歷程,中國光伏產業從弱到強,已從技術追隨者成長為全球領導者,成為推動能源變革的重要力量之一。這20年里,行業經歷了從政策驅動到產能擴張、投資過熱、出清整合、技術主導到系統平衡等多輪調整,產業增長模式呈現螺旋式上升態勢。截至2025年,中國光伏產業鏈各環節產能及產量在全球占比均超過80%,成為推動“雙碳”目標實現的核心力量。然而,產能過剩、價格戰、國際貿易壁壘等問題也日益凸顯。2024年至今,光伏行業經歷了罕見調整。在此背景下,業內人士將本屆SNEC光伏展看作深度觀察光伏行業動向的窗口。
雖然光伏行業面臨困境,但今年SNEC光伏展依然迎來了如潮般的客流:展陳面積近40萬平方米,吸引來自全球90多個國家的光伏行業從業者和3500多家產業鏈上企業參展,其中,國際展商比例達30%,而觀眾超50萬人次。SNEC光伏展儼然已成為一個國際化、專業化、規模化的國際合作和交流展示平臺。
人員“換血” 行業“換季”
盡管光伏行業面臨階段性震蕩,但不少企業家認為,這并不會改變光伏產業的整體增長趨勢。經過一段時間的陣痛,具備技術優勢和市場靈活性的企業有望在洗牌后占據更加有利位置。“前幾年行情好時,我們是賺了錢的。當行業調整的時候,我們就把這些人才留著,養著他們,帶著他們不斷搞新產品研發,實現降本增效,為下一輪行情暴發、為我們國家光伏產業未來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蘇州宏瑞達新能源裝備有限公司銷售總監徐國柱說。
記者在展會現場走訪發現,許多光伏產業鏈企業在進行“人員優化”的同時,還從其他企業“被優化”的人才中引進了一批人才,使得公司員工數量不降反增。同時,這些企業還主動尋求轉型,開啟多元化、精細化探索。“作為光伏產業鏈上企業,我們預計今年可以實現業績增長50%到60%。為什么可以做到這樣的業績?一方面是因為我們前幾年就開始謀劃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另一方面,市場也逼著我們研發具有獨家技術的產品,在競爭中搶占先機。”浙江博亞精密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陸學貴表示。
從扎堆競爭傳統賽道到發力新興細分領域,光伏行業已經出現結構性分化態勢。常州恒輝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俊強介紹說,“我們開始往高校實驗設備領域方向轉型,這也算是一個細分市場。同時我們幾家光伏相關企業開始抱團取暖,組建了聯合生產中心,因時而變的效果很不錯。”
伴隨著全球光伏行業的波瀾起伏,對于產業鏈上從業人員而言,向海外市場轉移也將成為重要出路。“我們是做光伏檢測設備的企業,以前都是跟著大型光伏企業一起‘出海’,現在我們要獨立去開拓市場。當下,正好是我們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時機。”上海歐普泰科技創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湯雨香認為。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