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創新制藥技術,我國首款采用AI創制的中藥新藥,僅用2年時間就工程轉化落地,實現大規模高質量生產,較傳統方法縮短一半時間。隨著AI制藥技術迭代升級,新藥投產上市速度將大大加快。”國家藥典委員會執委、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程翼宇告訴記者,新一代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正重構新藥研發技術版圖。
第十屆智慧制藥學術產業大會近日在天津召開,會上總結智慧制藥十年發展成果,并首發AI制藥機器人研究成果。
十年跨越:智慧制藥實現從理論創新到技術突破
在現代中藥創制全國重點實驗室主辦的此次大會上,產學研各界300余名代表深入研討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發展路徑。
“十年間,我國制藥工業實現從機械化、自動化向數字化、網絡化發展,并加速邁向智能化的歷史性跨越。”現代中藥創制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張伯禮在開幕式上回溯了“中國智慧制藥”行動起源,他表示,《中國智慧制藥2025杭州宣言》開啟了我國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升級新征程。
“十年間,中國智慧制藥已從理念落地轉化為生產力。”程翼宇在會上報告了十年發展重要成果,包括成立中華中醫藥學會中藥制藥工程分會和制定發布《中藥智能制造技術通則》等四項團體標準,匯聚23家藥企、9家醫藥類高校與11家綜合性大學醫藥相關院系等聯合成立“醫藥產業新質生產力創新發展共同體”,加速發展醫藥產業新質生產力。
“十年來,建成一大批藥品智造生產線、智能藥廠或車間,推動眾多藥企躋身省級智能工廠行列,更有標桿企業入選國家卓越級智能工廠與國家級綠色工廠,取得智慧制藥工程理論與實踐的豐碩成果。”程翼宇說。
創新探索:AI與制藥工程深度融合,賦能醫藥產業發展
張伯禮指出,二十多年前,程翼宇等專家學者以跨學科交融的遠見卓識,率先提出“將現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入中藥制藥全過程”的核心理念,并躬身實踐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體系建設,引領行業開啟探索實踐之旅。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張伯禮提出AI與醫藥產業深度融合四點思考:一是面對AI賦能醫藥產業的潮流,既要積極作為也要腳踏實地;二是對于醫藥企業數轉智改工作,既要積極推進也要量體裁衣;三是構建制藥工業數智化技術體系,既要重點突破也要協同共享;四是制藥工業數智化轉型,既要創新驅動也要為企業帶來價值躍升。
天津倡議:AI技術助力“制藥大國”邁向“制藥強國”
作為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支撐,醫藥工業高質量發展備受關注。今年4月,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印發《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實施方案(2025—2030年)》,為行業指明了發展方向。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副所長閔棟在會上作該實施方案的政策宣貫,對政策出臺背景、基本思路、主要目標、重點任務、保障措施、典型應用場景進行系統解讀。
會上,浙江大學藥學院副院長王毅、流體動力基礎件與機電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徐冠華共同發布了具備智能感知、自主決策、持續學習改進、人機協作等技術特點的六款AI制藥機器人。國家現代中藥創新中心與“醫藥產業新質生產力創新發展共同體”聯合發出《制藥工業數智化行動天津倡議》,倡導建立符合質量、效益、綠色需求的數智化制藥技術體系,使中國制藥工業整體邁入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引領全球數智制藥工程科技發展。
程翼宇提議,未來十年,制藥工程界應齊心協力,共同研究用AI機器人技術來提質增效、控本降耗、節能減排、綠色低碳制藥,推動我國從“制藥大國”邁向“制藥強國”。
(活動主辦方供圖)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