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孫立彬)近日,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全球物聯網支出指南》(以下簡稱《指南》)。IDC預計,2029年中國物聯網投資額約為2515.1億美元,2025年至2029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約為11.5%。
《指南》指出,2025年中國物聯網(IoT)支出預計達到1658.6億美元,比2023年增長13.7%。依托強有力的國家政策支持、巨大的市場需求以及新技術的融合創新,物聯網將加速各行業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化變革進程,為產業升級注入持久動能。
IDC數據顯示,從技術維度看,全球物聯網產業中,硬件支出規模占比為69.4%,位居第一;服務支出規模占比為20.7%,位居第二。此外,軟件支出未來5年的復合年增長率預計將達到11.5%,成為增長速度較快的技術領域。
物聯網技術體系分為感知層、網絡層(傳輸層)、平臺層和應用層。其中,應用層和平臺層貢獻了最大的附加值。5G技術與邊緣計算的融合,實現了數據的高速、低時延傳輸,為實時控制類應用創造了條件。隨著5G、NB-IoT等通信技術的普及,硬件設備的成熟,物聯網平臺與軟件解決方案的重要性顯著提升。企業不再滿足于單一設備聯網,而是追求“連接+數據+智能” 的全鏈條能力。
從行業維度看,未來5年內,制造、信息服務、零售和公共事業等行業的支出合計約占總支出規模的七成。各行業對提升運營效率、優化用戶體驗、降低成本的需求,為物聯網創造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在農業領域,物聯網助力實現精準農業,通過傳感器實時監測土壤墑情、氣象環境、作物生長狀況等信息,實現精準灌溉、施肥、病蟲害防治,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在能源領域,物聯網推動能源在生產、傳輸、存儲、消費等環節實現智能化管理,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促進能源可持續發展。
在應用方面,指南認為,物聯網的價值正從“聯網功能”向“業務賦能”躍遷。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農業等重點領域已在積累物聯網應用典型案例。以智能工廠為例,借助5G與邊緣計算,設備可實時處理生產數據,快速調整生產參數,實現生產過程的精準控制。人工智能與物聯網的深度融合,賦予設備“智慧”。物聯網設備采集的海量數據,經人工智能算法分析處理,能夠實現智能決策、精準預測。在倉儲管理中,智能倉儲系統可根據庫存動態,自動調整倉儲布局,提高倉儲空間利用率。IDC數據顯示,視頻分析、庫存智能和質量與合規是物聯網投資規模最大的頭部應用場景。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