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在新疆沙灣市大泉鄉燒坊莊子村召開的棉花抗逆保苗壯苗現場會上,在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業氣象臺、新疆農業大學、自治區農業科學院等單位專家的共同見證下,現場調查結果,采用抗逆保苗壯苗技術的較常規處理棉田保苗率高17%、棉花長勢好、整齊均勻、株型合理。這標志著北疆棉花在耐抗春季低溫技術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據介紹,在新疆尤其是北疆地區,每年早春低溫冷害、倒春寒頻繁發生,由此導致的棉田缺苗斷壟、抑制生長、產量和品質下降問題突出。
為應對棉花低溫冷害,沙灣市氣象局配合自治區農科院連續兩年開展了棉花低溫冷害監測預警技術示范及推廣,2024年發布了24期棉花專題預報預警信息,指導農民采取抗低溫示范技術應用,為棉花豐產豐收作出了氣象貢獻。目前,沙灣市已建成了40多個氣象預警監測站點。“十四五”期間,沙灣市將實現物候監測站點在全市高標準農田中的全覆蓋,通過農業氣象與農藝栽培融合,為新疆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沙灣市位于新疆天山中段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屬大陸性中溫帶干旱氣候,積溫高,日照時間長,具有得天獨厚的種植棉花的光熱資源和氣候條件,是全國第一批60個優質棉花生產縣之一。棉花產業作為沙灣市支柱產業,種植面積長期穩定在150萬畝以上。
農業農村部防災減災指導組成員、新疆農科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新疆棉花生產主要氣象災害防控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負責人雷斌表示,“干旱半干旱區棉花、小麥保苗壯苗抗逆增產關鍵技術創建及應用”項目針對低溫、鹽堿等非生物逆境脅迫和種傳土傳病害等生物逆境疊加導致出苗率低的問題,通過多年研究,已形成的融合種子處理、土壤深松、根際環境調控、提高幼苗抗逆能力等多項技術綜合方案,有效提高棉花種苗健康水平和防災減災能力,為新疆棉花質量提升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新疆農科院供圖)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