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李爭粉
近日,記者從國家數據局獲悉,我國將在北京、浙江、安徽等地部署建設10個國家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以下簡稱“試驗區”),支持各地在培育經營主體、繁榮壯大數據市場等方面開展先行先試,全面釋放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效能。
國家數據局相關負責人在近期召開的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建設現場推進會上強調,試驗區建設是一項綜合性系統工程,各試驗區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促進流通使用為重點,因地制宜打造標志性成果。要及時提煉好經驗好做法,推動“一地創新、全國推廣”,充分發揮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
各地因地制宜建設試驗區
“建設國家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是推動數據要素市場發展的重要舉措。”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北京、浙江、安徽等地開展試驗區建設,能依托這些地區原有的產業基礎與技術優勢,探索數據要素在不同場景下的有效應用。通過先行先試,各地可培育出更多經營主體,讓更多企業參與到數據市場中來,激發市場活力。同時,這也能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的深度融合,釋放出巨大的融合效能。
作為全國10個試驗區之一,北京市正在加快建設國家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旨在通過市場化配置改革推動數據要素流通與應用,形成“一區三中心”的發展思路,即在北京全域打造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綜合試驗區,建設國家數據管理中心、國家數據資源中心、國家數據流通交易中心。
湖南省近日出臺的《湖南省國家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建設方案(2025-2027年)》明確提出“三步走”目標:一年打基礎、兩年見成效、三年成規模。2025年,形成一批制度規范和先行先試的初步成果;2026年,產出一批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突破性成果;到2027年,建成運營可信數據空間全國標桿20個以上,發放數據產權登記證書500份以上,創新數據應用場景超過1000個,新增數據經營主體突破1000家。
作為經濟大省、工業大省,山東省有著海量的數據資源和豐富的應用場景。2024年10月,山東省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7年,打造50個以上重點行業高質量數據集、300個以上數據要素典型應用場景,培育500家以上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的數據商,數據產業年均增速超過20%;形成一批具有重大標志性、引領性、山東辨識度的改革成果,基本建成機制順暢、合規高效、競爭有序、創新活躍的數據要素市場體系等。
此前,河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南省數據要素市場培育行動方案(2025-2027年)》,明確提出要制定國家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建設方案,支持鄭州市建設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先行區,布局建設一批省級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并開展試點,圍繞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領域形成一批制度創新成果,加快構建數據基礎制度體系。
“試驗區要結合各地實際,制定差異化發展策略,避免同質化競爭,充分發揮各地區的比較優勢。”朱克力表示。
建立完善數據安全防護體系
“目前我國數據要素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在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制度空白和堵點。”火石創造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馮雷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試驗區將作為“試驗田”先行先試,為完善數據基礎制度、構建全國統一的數據要素市場體系提供實踐經驗和理論支撐。
“數據要素市場的發展將催生大量新模式、新業態。”馮雷舉例說,例如數據服務、數據經紀、數據咨詢、數據安全等,有助于培育壯大數據經營主體,形成完整的數據產業鏈和生態圈,進而發展新質生產力,提升國家競爭力。以火石創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火石創造”)為例,作為十大領軍型浙江數商,火石創造基于促進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和資金鏈“四鏈”融合的關鍵要素——產業數據,走出了數據智能支撐決策智能、精準營銷和企業服務等產業數據價值化的多條有效路徑,并探索形成產業數據供給、建設、服務規范,進而優化數據要素服務生態。
數據作為重要生產要素,包含大量敏感信息,一旦泄露會造成嚴重后果。
“國家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建設過程中,要著重關注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朱克力表示,要建立完善的安全防護體系,保障數據全生命周期的安全。同時,需構建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防止出現數據壟斷現象,確保各類經營主體能公平參與數據要素的流通與利用。此外,還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數據領域專業性強,需要培養和引進既懂技術又懂經濟的復合型人才,為試驗區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在建設國家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時,最核心的挑戰在于,構建一套既能充分釋放數據價值又能確保數據安全合規的機制。”馮雷告訴記者,這包括明確數據產權,讓數據的貢獻者獲得合理收益;建立安全高效的流通交易體系,讓數據在“可用不可見”的前提下流動起來;除破“數據孤島”現象,促進公共數據和行業數據的融合應用。此外,還需培育多元化的數據經營主體,完善法律法規和監管體系,鼓勵技術創新,并聚焦具體應用場景的落地。
“通過這些努力,試驗區才能真正成為數據要素價值釋放的‘試驗田’,為我國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馮雷表示。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