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百度AI Day開放日上,百度官宣打造業界首個超頭主播羅永浩數字人,此前,羅永浩數字人直播首秀創下超1300萬人次觀看、GMV突破5500萬元的行業新紀錄,部分核心品類帶貨量反超真人直播,創下數字人直播帶貨新紀錄。據悉,整場直播AI調用知識庫1.3萬次,生成9.7萬字產品講解內容,雙數字人搭檔做出超8300個動作。
直播結束后,羅永浩還在其微博對直播進行了點評與復盤,他表示,“這數字人效果把我自己都嚇了一跳”。
數字人直播優勢多
據了解,此次直播實現業內多項首次。一是行業首次實現超頭主播用數字人直播帶貨,并突破AI視頻生成極限播出超6小時。二是行業首次突破多數字人直播,羅永浩與助播數字人配合自然、頻頻爆梗。在喝奶茶、拎可樂的同時,還能做出相互對視、異口同聲說話等細節動作,并如同真人一樣與直播間用戶實時互動。
數字人從擬人向“類人”的躍遷背后是AI技術的深度助力。百度將該技術體系稱為“高說服力數字人”,該技術體系由文心大模型4.5 Turbo提供底層支持,協同視覺、多模交互、內容理解等多項突破性技術。
百度電商商業業務部負責人、數字人創新業務部負責人吳晨霞對羅永浩數字人的誕生過程進行了揭秘,百度慧播星通過羅永浩、朱蕭木的海量數據訓練生成數字人主播,同時結合商品特性與羅永浩人設量身定制直播劇本,實現了神形音容全模態統一,還原了羅永浩、朱蕭木的慣性動作、表情等,做到如同真人一樣自然。在此基礎上,百度慧播星生成人物高光片段,復刻羅氏幽默,使得數字人在直播中能夠接梗、玩梗。
而數字人技術的日益成熟正在給直播電商行業帶來變革。
賽迪顧問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白潤軒表示,數字人的日益成熟正引領電商直播行業的效率革命與行業重構。預計2025年618期間,超過50%的頭部品牌將開始使用AI數字人主播進行長達72小時的連續直播,夜間成交占比有望達到47%,這標志著技術應用將達到規模化水平。數字人的核心優勢包括大幅度降低成本(AI主播月成本僅為真人團隊的1/10)、提高生產力(24小時無休工作)和技術體驗質變(從機械播報到情感交互)。
國際數據公司(IDC)中國高級分析師楊雯也表示,目前數字人主播通過多模態技術實現聲唇同步、大姿態動作、手部精細動作已經可以比擬真人。這將為直播電商行業帶來很大改變,生產關系獲得重構,例如已有部分品牌計劃裁撤真人團隊,或減少團隊人員,從而轉向數字人主播,時間價值得到釋放,可以實現7*24小時的不間斷直播,提升閑時轉化率,此外,數字人直播風險可控,不存在明星主播可能存在的負面事件,因此對品牌不會有負面影響。
楊雯認為,數字人直播整體市場規模可觀,同時具備短期爆發和長期潛力。
數字人應用將日益普遍
據白潤軒介紹,數字人直播的主要應用者涵蓋了超級IP、品牌商家以及中腰部主播三類主體。超級IP如羅永浩、李佳琦通過數字分身擴大商業影響力;品牌商家采用數字人矩陣以降低運營成本并提高效率;中腰部主播則轉向“AI+真人”混合模式。未來,數字人發展的三大方向包括:技術融合深化,實現多數字人協同及工業級應用擴展;全球化分身運營,打破地域限制;普惠化生態構建,支持中小商家的發展。這些趨勢預示著數字人將從頭部試水逐步滲透至更廣泛的市場。
而除了直播電商領域,數字人其實正在更廣泛的范圍發揮作用。
IDC近日發布的《中國2024年AI數字人市場份額》報告顯示,AI數字人技術作為連接虛擬與現實世界的重要媒介,正在構建新型內容輸出范式,顯著提升內容產業價值。在AIGC技術的推動下,AI數字人已在多個領域展現出顯著的應用價值。根據技術范疇,AI數字人主要可分為2D數字人和3D數字人兩大類別,且當前2D數字人落地較迅速。未來在技術迭代加速、應用場景拓展和政策支持下,3D數字人也會迎來進一步發展。
根據IDC的定義,AI數字人特指通過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數字化虛擬形象,其核心特征在于具備擬人化外觀、感知交互能力以及表達能力。AI數字人技術體系構成復雜,主要包含以下關鍵技術組件:三維建模技術;多模態人工智能技術;數字化內容生成技術;動作捕捉技術等。隨著平臺層端到端數字人生產解決方案的成熟,以及純AI驅動技術路線的興起,數字人產業鏈正在經歷結構性變革。傳統生產環節如動作捕捉、圖形渲染、形象庫建設等,正逐步被AI技術替代,產業鏈呈現明顯的縮短趨勢。
從市場應用現狀來看,在B端市場,金融、泛互聯網、傳媒、電商零售、政府機構、教育、電信運營商、文化旅游及房地產等行業構成了AI數字人需求的主要來源。主要應用主體在企業級服務,即為企業內外部提供服務,典型的場景有直播數字人、AI短視頻內容生產、智能客服、虛擬主播、保險代理人、AI數字員工、虛擬導游、虛擬講解員等。
IDC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AI數字人市場規模約41.2億元人民幣,相比2023年增長 85.3%;預計到2029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50.5億元人民幣,2024-2029年CAGR達43.5%。市場主要參與廠商包括百度、華為云、小冰、商湯科技、追一科技等。
IDC中國人工智能研究經理程蔭表示,在生成式AI和大模型技術的雙重驅動下,AI數字人賽道迎來突破性發展,技術架構全面升級——頭部廠商依托語義和垂直領域大模型,構建起新一代數字人技術棧,使特定場景的交互體驗實現質的飛躍。其次,多模態能力持續突破,表情生成、動作捕捉、語音合成、視覺理解等關鍵技術模塊通過超大規模預訓練,推動數字人在形象塑造、智能交互和自主決策等方面達到新高度。最后,應用生態加速普及——隨著技術平民化進程加快,數字人開發和使用門檻顯著降低,預示著“全民數字人”時代的加速到來。這一趨勢將徹底改變人機交互范式,重塑數字經濟發展格局。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