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第七屆納米能源與納米系統國際會議(NENS2025)產業論壇在北京雁棲湖國際會展中心舉辦。論壇由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和北京中關村微納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共同主辦。
論壇上,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王中林表示,中國科學院、北京市政府、北京市懷柔區、懷柔科學城管委會及社會各界對納米能源所13年來的發展給予了高度重視及全方面的支持。他提到,納米能源所搬遷至懷柔科學城后實現跨越式發展,在納米發電機、壓電電子學等領域取得眾多世界領先成果,推動技術在傳感網絡、低空經濟等領域應用。未來將拓展技術在能源、醫療等領域的產業化,期待通過本次論壇推動產研深度融合,共同助力科技成果項目落地。
在主題報告環節,王中林院士作了《從原創發明到新質生產力》報告,全面展示了從科學原理到產業應用的探索之路、TENG(摩擦納米發電機)的五大應用領域科研成果和相關應用場景等內容。
在懷柔科學城推介環節,北京市懷柔區科委副主任胡繼龍全面介紹了懷柔科學城(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運行情況,介紹了懷柔區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集聚、頂尖人才引進、產業基礎及相關規劃、科研配套設施建設等情況。他表示,懷柔區將持續做好“科學”“科學家”“科學城”三篇文章,打造教育科技人才產業融合發展高地。
在路演項目環節,6位來自納米能源所的研究員分別以《藍色能源技術——面向海洋物聯網的摩擦納米發電供能系統》《自驅動智能傳感技術——自供能管道流體智能監測系統和自驅動電力智能傳感器》《低空經濟相關技術——自驅動航空器表面流態原位感知系統》《智能紡織相關技術——面向老齡化無擾式健康監測的自供能傳感關鍵技術》《第三代半導體技術——第三代半導體(光)電子芯片》《0-1的創新發現及產業化應用》為題進行了項目路演,全方位展示了納米能源所以“自驅動、低功耗”為核心特色的微納能源技術在海洋能源、智能電網、低空安全、醫療康養等領域的科研成果。
多家企業分享了創新技術需求與應用場景。北京市熱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提出熱力管網流體自發電+監測一體化智能傳感器需求,旨在解決供熱管網數據感知不足等問題,實現精準調控。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尋求鐵路信號設備俘能技術,以解決軌旁設備供能難題。河北偉譽醫療康養科技有限公司構建智慧養老單元,通過“智能床墊”“爬樓機器人”應對老齡化監測與出行挑戰。浙江龍感科技有限公司聚焦遠距離無源無線傳感通信,其技術可使眾多設備實現在線監測,助力安全穩定運行。這些需求展現了多領域對創新技術的迫切期待與產業發展新方向。
與會人士表示,此次NENS2025產業論壇不僅是一次技術盛宴,更是一個科研與產業共同發展的交流平臺。隨著微納能源與自驅動傳感技術與產業應用的深度融合,從藍色海洋到浩瀚太空,從城市管網到健康家居,一場由微納能源與自驅動傳感技術驅動的產業變革正加速到來。
本次產業論壇得到了北京市國資委的大力支持,多家市管企業積極參與,此外還有來自投資機構、技術研發機構、科技企業、聯盟協會等領導嘉賓200余人出席。
作為主辦方之一,中關村微納公司表示,將持續與納米能源所攜手共進、深化合作,充分發揮中發展集團在股權投資、債權融資、共性技術、園區運營等主營業務體系的協同優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為納米能源所科研成果轉化項目提供更加精準、高效的金融支持與產業服務,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讓科技成果加快“落地開花”。
(主辦方供圖)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