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葉偉
“強化云智算安全建設,是夯實‘人工智能(AI)+’行動發展的基石。在政策指引下,近年來我國云智算安全邊界不斷清晰,主體責任更加明確,核心技術攻關進一步加強,標準化體系不斷完善,為AI和數字經濟發展提供重要保障。”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黨委副書記王曉麗在近日舉行的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云智算安全論壇暨第三屆“Sec Go論壇”上表示。
核心技術創新取得突破
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從“補短板”走向“強能力”,云計算、AI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成為推動數字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而云智算融合發展是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和AI發展的核心動力。
“隨著以數智化為核心特征的新一代科技革命深入推進,技術革新帶來的安全挑戰日益嚴峻復雜,傳統安全體系已難以應對智能化、動態化的新型威脅。”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顧瑾栩表示,為更好地適應智能時代需求,安全體系正逐步從傳統模式向云智算安全體系轉型升級,構建適應智能時代需求的新型防護體系,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關鍵支撐。
技術突破是提升云智算產業安全防護能力的重要支撐。王曉麗表示,一方面,針對云訪問控制、數據安全、模型安全等基本安全需求,以零信任、對抗性防御、AI物料清單等為代表的安全技術逐步發展;另一方面,由AI驅動的網絡安全技術加速創新,安全大模型、安全運營智能體等實現初步應用并取得一定成效。
王曉麗說,通過與AI融合,安全運營中心、云工作負載保護等產品實現智能分析和響應;云防火墻、抗分布式拒絕服務等產品可完成主動防御,具有較高創新力;運維安全等產品能夠支持異常行為智能檢測,實現一定創新。
標準體系不斷完善
標準是保障產業安全發展的重要基石。近年來,行業持續推動云智算安全標準體系建設,并取得一定成效。
“云智算安全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代曉慧表示,近年來,協會以服務國家戰略、引領產業發展、支撐技術創新為使命,持續推動云智算安全標準體系構建,“目前協會已立項推進20余項云智算安全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覆蓋云安全、AI安全、算力安全、軟件供應鏈等多個領域,涵蓋安全技術要求、管理規范、評估方法等多個方面,為云智算安全防護提供了重要的技術依據和規范指引。”
王曉麗表示,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積極開展云智算安全領域標準與評估體系建設,“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圍繞云安全、算力服務安全、軟件供應鏈安全、AI安全等方面建立了云智算安全標準體系,推動百余項行業標準、團體標準的研制;牽頭編寫的《網絡安全技術軟件產品開源代碼安全評價方法》國家標準正式發布,對于軟件產品中開源代碼成分安全性評價提供了依據。同時,依據標準以評估促建設,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累計已有超過200個企業的產品或項目通過可信安全評估,助力云智算產業安全發展。”
據悉,此次論壇上發布2025年度可信安全評估結果。其中,24個企業產品和項目通過“可信人工智能安全與應用系列評估”,包括開源大模型集成應用能力質效評估、大模型一體機安全能力評估、大模型內容安全防護產品能力評估等。
這些通過評估的企業產品和項目覆蓋AI安全與應用、云安全、軟件供應鏈治理等領域,為新安全技術領域研發、選型和應用提供了重要參考。
仍需破除難點
總體看,我國云智算安全產業穩步發展,也面臨發展的機遇和挑戰,比如技術創新不足、中小企業上云難等。
“要加強數字技術安全發展政策指導,著力在網絡安全、數據安全、AI安全等領域加快核心技術攻關,推動成果轉化運用,提升安全供應能力。特別在云智算安全領域,要推動構建智能時代下新型技術防護技術體系,強化AI技術的全生命周期防護,全面提升整體行業安全防護水平。”顧瑾栩表示。
顧瑾栩說,要積極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大力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強化協同聯動體制機制,開放安全技術應用場景為企業提供驗證場地和展示平臺。同時,遴選重點應用領域的網絡安全建設標桿,打造先進網絡安全技術應用示范效應,共同構建活力強勁、協作緊密的產業生態體系。
此次論壇上,中國信通院、華為云聯合斗象科技、海泰方圓、大連亞明、圖湃醫療等中小企業作為第一批成員單位發布“中小企業上云安全十條”倡議,助力中小企業強化上云安全意識、消除風險應對誤區,持續提升上云安全防護能力。
代曉慧表示,行業要積極參與云智算安全標準化工作,不斷完善云智算安全標準化體系,以標準促進規范化,以規范化保證產業高質量發展。同時,企業要在實踐中檢驗標準的有效性,積極反饋問題和需求,從而形成標準制定與應用之間的良性互動與發展。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5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