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座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考古學家陸續發現了碳化稻谷、黍、粟等植物遺存。一粒粒飽經歲月風霜的種子見證了中國古文明悠遠的農耕歷史。如今,數字化技術讓中國古文明煥發嶄新生命力。
來源:新華社2025-06-23
-
6月22日,由湖北時珍實驗室首席科學家、學術委員會委員陳士林教授領銜,湖北時珍實驗室牽頭構建的華中地區首個千萬級本草多組學成分庫正式發布。據介紹,這是中醫藥領域科技創新的一次重大突破。
來源:科技日報2025-06-23
-
?6月20日—22日,第十五屆生物農藥發展與應用交流會在浙江省寧波市舉行。大會以“生物制劑·生物行為·生物健康”為主題,匯聚了來自學界、產業界及科研機構的權威力量,圍繞農業綠色轉型、病媒防控、公共健康等重要議題,展開深入交流與務實合作。
來源:科技日報2025-06-23
-
6月21日,由中國鄉村發展志愿服務促進會主辦的第三屆鄉村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大會暨消費幫扶產品展銷會在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開幕。
來源:科技日報2025-06-23
-
6月22日,記者從長江設計集團獲悉,該集團所屬空間公司與華中科技大學聯合完成的《一種面向水庫大壩安全的多模態大模型構建及運行方法及系統》《一種基于知識圖譜的大壩安全隱患傳播路徑分析方法及系統》兩大模型,均獲國家專利授權。這兩項專利突破傳統監測壁壘,重塑水庫大壩安全智能監測新范式。
來源:科技日報2025-06-23
-
6月22日,小鵬匯天與青島青鐵低空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山東島城之翼低空經濟發展有限公司、山東齊魯知翼低空經濟發展有限公司簽約。各方合作推動低空飛行汽車應用場景拓展建設,培育“低空+文旅”等新業態。
來源:科技日報2025-06-23
-
6月20日至22日,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的2025北京國際文旅消費博覽會在北京舉辦。本屆展會展出面積約3萬平方米,500余家參展商參與,設有互鑒全球、大美中國、魅力北京、城市禮物、數字文旅等八大主題展區,多角度展現文旅產業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據初步統計,展會3天到場觀眾10.3萬人次,現場交易額2.11億元。
來源:新華網2025-06-23
-
在6月19日至24日舉行的第9屆中國—南亞博覽會暨第29屆中國昆明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以下簡稱南博會)上,73個國家和地區的2500多家企業參展。16個展館、16萬平方米展區,客商云集、成果涌現,成為云南加快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更好服務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的廣闊舞臺。
來源:科技日報2025-06-23
-
今年以來,我國數字新基建建設全面擴容提速,加快賦能千行百業。
來源:央視網2025-06-23
-
6月20日,低碳高效電驅動系統創新聯合體啟動大會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召開。會議旨在凝聚行業頂尖力量,以協同創新推動電驅動系統技術升級,為我國高端裝備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來源:科技日報2025-06-23
-
?農業專屬AI大模型、面向“種業、農場、農民、企業、產業”五大主體的AI產品……6月21日,“AI FOR AGTECH 2025豐農控股數智生態科技大會”在深圳舉行,一系列AI與數智技術為現代農業提供新解法。
來源:科技日報2025-06-23
-
從搬運重物到端茶倒水,從進廠打工到做飯疊衣,人形機器人正加速“進化”,成為產業新賽道……近日,人形機器人賽道成都力量再添新軍,天府絳溪實驗室交互人形機器人前沿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將引領具身智能前沿研究,推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跨越式發展。
來源:科技日報2025-06-23
-
?6月21日是世界漸凍人日。在近日于瑞士日內瓦召開的第59屆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開幕式上,一項由聯想集團與清華大學聯合研發的AI眼動技術在其中的“人人享有無障礙:構建包容未來”主題展覽上亮相,并吸引了全球目光。其專為視力障礙者、漸凍癥患者及其他行動受限人群設計,通過AI眼動追蹤技術,幫助用戶改善與外界溝通的能力。
來源:科技日報2025-06-23
-
近日,為全面服務高質量發展與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發展中心(以下簡稱科創中心)聯合《中國科學院院刊》推出“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專題。
來源:科技日報2025-06-23
-
步入超市,智能機器人導購會走到你面前,推薦你喜愛的商品;選購蔬菜水果,抬頭看看AI電子價簽,就能知道實時更新的商品產地、上架時間信息;收銀結賬,自助收銀系統幫助大家不用再排長隊……當前,AI技術與線下零售融合程度日益加深,我們熟悉的傳統商超正悄然實現“智慧變身”。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06-23
-
清晨六點,沈陽市和平區的王大爺通過手機APP預約的養老護理員準時上門,其健康檔案、護理記錄與醫保系統實時聯動,整個服務流程在智慧養老平臺上清晰可溯。這一場景背后,是數據要素價值化在城市治理中的具體實踐。
來源:人民網2025-06-23
-
近年來,我國郵政快遞行業積極推廣節能低碳運輸方式和設備,協調出臺一系列政策支持寄遞企業購置和使用新能源車輛,推動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
來源:人民網2025-06-23
-
?記者20日從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獲悉,該集團自主研制的“海燕”Ⅱ型無人機于日前在渤海灣區域成功觀測東北冷渦系統。這是我國首次利用大型固定翼無人機執行東北冷渦觀測試驗任務,開創了氣象探測新范式,為提升天氣預報精準度與災害預警能力、創新復雜環境數據采集模式提供了新方案。
來源:科技日報2025-06-23
-
植入式磁懸浮人工心臟泵、磁懸浮旋翼飛行器、磁懸浮燃氣輪機……近年來,磁懸浮技術正在醫療健康、航空航天、精密制造等領域大放異彩。在這些磁懸浮設備中,一個必不可少的零部件便是磁懸浮軸承。
來源:科技日報2025-06-23
-
?6月20日,記者從國網杭州供電公司獲悉,由該公司主導編制的《現有工商建筑中電氣設施的節能輕量化改造和運行維護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經IEEE(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批準發布。《指南》的出臺,為全球工商建筑的節能改造提供明確的技術規范和實施路徑。
來源:科技日報2025-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