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工作者隊伍規模超過280萬人,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比例遠超一半,科學家在國際頂級期刊上發表論文158篇,占全國30%……5月29日,上海發布《上海科技工作者發展報告2020—2024》(以下簡稱“藍皮書”)。“藍皮書”顯示,近五年,上海科技工作者隊伍高學歷、國際化、年輕化趨勢更加顯著。
科技工作者是創新驅動發展的主力軍,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的關鍵力量。上海市科協副主席石謙介紹,上海市科協自2014年以來,每隔五年就會對上海科技工作者進行一次大規模調查,在深入調查研究基礎上,分析科技工作者隊伍發展的現狀和問題,并提出意見建議,形成上海科技工作者隊伍的“精準畫像”——科技人才“藍皮書”。
“編撰出版藍皮書是上海市科協充分發揮黨和政府聯系科技工作者的橋梁紐帶作用,強化為廣大科技工作者服務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市科協人才工作和決策咨詢工作的一個特色品牌。”石謙表示。
上海承擔著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歷史使命,全面推進上海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持續提升科創策源功能,關鍵是培養造就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科技人才隊伍,最大限度地釋放科技工作者的創造活力,最廣泛地凝聚科技創新的磅礴力量。
近年來,上海科技工作者以“破局者”之姿,在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新興領域持續深耕。“藍皮書”顯示與上個五年(2014—2019年)相比,上海科技工作者呈現“大”“優”“高”“好”四大新特點。
2023年,上海科技工作者隊伍規模超過280萬人,比2019年增加44萬人,近五年增幅達到18.6%。隊伍規模日益壯大,創新力量持續增強。
R&D人員數量、院士數量等是衡量地區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藍皮書”顯示,截至2023年4月,上海共有兩院院士172位,排名全國第二;2023年,上海市R&D人員達到40.47萬人,近五年增幅49.2%;在滬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工作者達186.21萬人,近五年增幅54.9%。
此外,調查顯示上海科技工作者的學歷層次整體提升,高質量科研產出也穩步增加。上海科技工作者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比例達56.9%,較上個五年提高13.4%。2024年,上海科學家在《細胞》《自然》《科學》上發表論文158篇,占全國30%,創歷史新高。
在上海,事業發展機會多、社會氛圍開放、國際化程度高,科技工作者們對未來充滿信心。根據調查問卷數據,七成以上科技工作者對我國到2035年建設成為“世界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發展目標有信心。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