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科技日報記者跟隨國家知識產權局以“知識產權助力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為主題的新聞發布地方行活動來到哈爾濱工程大學(以下簡稱哈工程)。該校作為國家知識產權試點高校,依托科技創新力量,跑出“加速度”,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服務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面對高校普遍存在的專利轉化率不高問題,哈工程引入人工智能技術,對全校專利資產進行深度“體檢”和分類分級管理,完成6683件存量專利的系統盤活,成為全國第二家完成此項工作的高校,為精準對接產業需求奠定堅實基礎。
同時,哈工程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TISC)依托學校豐富的工科底蘊及131個中外文數據庫資源,構建了強大的知識產權信息服務體系,面向校內外提供專利檢索、分析、導航、培訓等全方位服務。其服務黑龍江哈船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石墨烯專利導航項目,成功產出《雞西市石墨烯產業專利導航分析報告》,成為政府決策和企業布局的重要參考。
制度創新釋放了巨大活力。“十四五”期間,哈工程轉化科技成果374項,轉化金額約1.12億元,亮眼成績背后是一系列標志性成果的成功落地:
哈工程材化學院孫高輝副教授團隊研發的“高性能阻燃降噪聚丙烯蜂窩材料”,突破行業痛點,形成高價值專利群。其核心專利技術已實現400萬元轉讓,相關產品預計2025年在建筑、軌道交通領域創造10億—30億元年產值,引領全球高端市場。
哈工程航建學院賀征教授團隊開發的“長效抗菌除味室內污染治理藥劑”,創新融合多種材料形成高效網狀膜層,獲得哈爾濱城投集團青睞,計劃以500萬元專利轉讓加股權形式轉化,預計三年內帶動產業鏈產值1億元,服務城市更新、亞冬會場館建設等重大場景。
哈工程校長宋迎東表示:“學校將持續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改革,以‘技術保護一批、轉化運用一批、開放許可一批、專利池運營一批’為目標,強化高價值專利培育與運營,積極探索多元轉化模式。讓更多‘硬科技’成為龍江振興發展的‘硬支撐’,為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和龍江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貢獻更大力量。”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