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些高等院校專業人才的加入,我們研發的鎂鋁合金邊框項目將達到國內領先。”6月5日,說起人才對企業的幫助,撫州安通新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黃進深有感觸。目前,江西臨川區與重慶大學潘復生院士團隊、江西省科學院合作共建“臨川區輕合金創新研發中心”,并將安通新材鎂鋁合金邊框作為研究中心首個中試項目。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則是科技發展的核心要素。近年來,臨川區積極實施人才強區戰略,在科技人才工作方面不斷探索創新,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之路,為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廣開渠道,構建科技人才匯聚“強磁場”
臨川區充分發揮“才子之鄉”的品牌優勢,積極搭建各類引才平臺,面向全國廣納科技賢才。“我們在全國9個重點區域內的27個重點城市設立工作聯絡處,深入60所重點高校和科研院所招賢引智。”臨川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說。
例如,針對有色金屬、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產業,他們組建專業調研組深入臨川經濟開發區,梳理企業技術瓶頸與人才缺口清單,精準對接高校、科研院所的高層次人才與專家團隊。同時,他們通過舉辦各類專場引才活動,吸引了眾多優秀人才的關注。
據悉,2024年,6名碩士以上學歷的高素質人才帶著事業編制到自立環保、安通新材料、銀濤藥業等企業工作,開展技術創新、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等科研服務,有效解決了企業關鍵技術難題。
同時,臨川區注重搭建各類科研創新平臺,為科技人才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我們積極推動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緊密合作關系,目前全區傳統企業已與中國科學院、江西農業大學、南昌大學等32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系。”該負責人說。
例如,銀濤藥業攜手中國中醫科學院、江西省藥物研究所等科研機構,聯合江西中醫藥大學,共同打造智能自動化控制提取車間,開展新藥研發工作。其成功研制的中藥新藥“反流清顆粒”,已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臨床試驗批件,填補了國內在該領域中藥治療藥物的空白,充分展示了產學研合作對科技人才成長和企業創新發展的強大推動作用。
優化環境,打造科技人才發展“新高地”
“良好的環境是留住科技人才的關鍵。”臨川區科技局局長廖旭之介紹,為此,臨川區先后出臺了《關于全力唱響“才子來臨?川流不息”人才工作品牌加快建設新時代“才子之鄉”人才高地先行區的若干意見》《臨川區人才政策待遇包》等綜合性人才政策,以“真金白銀+硬核舉措”打出留才“組合拳”,全力打造人才生態最優區。
完善人才創新創業金融支持體系,推出“人才貸”“研發貸”“人才保”“人才險”“人才基金”等人才金融產品,設立人才創新創業引導基金,探索建立人才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機制,為人才提供法務、財稅、知識產權保護等“個性化”“特色化”服務,從而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如今,越來越多的科技人才匯聚臨川,在這里施展才華、追逐夢想,為臨川的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貢獻著智慧和力量,真正實現了人才與城市的同頻共振、雙向奔赴。”廖旭之說,才子之鄉,將吸引更多的人才在這里成長、成才、成功,實現自己的夢想,為建設中國式現代化新臨川提供強力“智”撐。
(臨川區科技局供圖)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