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寧夏平羅工業園區創業孵化基地,全國各路專家云集,掀起一場“頭腦”風暴。在這里,寧夏科技成果“進園入縣”服務企業行系列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寧夏肉牛產業目前存在一個突出問題,就是飼草總量不足與技術性浪費并存。為此,我們團隊研發‘馬鈴薯渣+玉米芯’混貯技術豐富飼草種類,促進特色產業融合發展。”國家肉牛牦牛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寧夏農林科學院動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梁小軍介紹,這項技術如果全域推廣,預計年產量可達147.2萬噸。梁小軍還帶來牛結核病和牛羊布病凈化、牛肉特色產品深加工增值等技術,引起肉牛產區與會人員的濃厚興趣。
當日,活動邀請寧夏大學教授李建設作了題為《瓜菜育種現狀與展望》的專題報告,寧夏科技廳解讀了科技成果轉化相關政策。來自湖南農業大學、湖南省蔬菜研究所、武漢市農業科學院、河北省畜牧獸醫研究所、寧夏農林科學院、寧夏大學、北方民族大學等區內外高校院所的10余位專家,圍繞設施農業高效栽培、工業新材料及牛奶、肉牛、瓜菜、食用菌等產業亟需的技術需求進行科技成果發布路演,寧夏銀行平羅西區支行等3家金融機構推介了科技金融產品。
縣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單元,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基礎在縣域,活力在縣域,難點也在縣域。這些年來,寧夏科技廳高度重視縣域創新發展,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作為實施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抓手,制定完善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專門設立了自治區縣域成果轉化示范專項,近年引進轉化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新材料等先進成果超過500項。
“我們舉辦科技成果‘進園入縣’服務企業行系列活動,主要是為縣區搭建一個優質平臺,引導和支持區內外先進適用科技成果與當地科技需求精準對接,為本地產業發展及社會發展解決技術難題,從而支撐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寧夏科技廳農村科技處三級調研員馬鵬說。
本次活動由寧夏科技廳聯合石嘴山市、平羅縣兩級科技和農業農村部門舉辦。為確保活動取得實效,該廳前期組織相關單位深入石嘴山市開展入企調研服務,挖掘凝練產業和企業科技需求,面向全國征集工業、農業領域先進科技成果250余項進行發布。石嘴山市企業與與會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機構在活動現場進行了交流對接,達成一批科技合作和科技成果轉化意向。
“接下來,我們還將陸續在自治區其他市、縣(區)舉辦科技成果‘進園入縣’服務企業行系列活動,推動一大批先進適用科技成果在寧夏縣域和科技園區落地轉化。”寧夏農村科技發展中心主任周小平表示。
(受訪者供圖)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