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美團宣布將全面拓展即時零售,推動零售新業態提質升級,據悉,這是繼即時零售品牌“美團閃購”發布和小象超市多地開城后,美團大幅加碼即時零售的又一動作。
即時零售業務前景廣闊
據了解,即時零售是以即時配送體系為基礎的高時效性到家消費業態,其核心特征為“線上下單,線下30分鐘送達”。
華西證券分析指出,當前電商行業增長趨緩,進入存量競爭階段,而即時零售市場規模增速保持在20%以上。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布的《即時零售行業發展報告(2024)》顯示,2023年我國即時零售市場規模達6500億元,同比增長28.89%;預計2030年我國即時零售市場規模將超2億元,訂單量持續增長。
面對這一市場,包括美團、阿里巴巴、京東在內的互聯網巨頭紛紛進行了布局。
互聯網專家郭濤認為,相較京東和阿里巴巴,美團優勢在場景深度,月均300萬騎手構成了“最后一公里”,履約成本比較低;本地生活高頻入口日均打開8次,用戶黏性超傳統電商;餐飲外賣積累的即時需求響應能力,可復用至零售場景。而京東供應鏈優勢在標準化商品,阿里淘鮮達仍依賴第三方配送。美團“到店+到家”的閉環生態,能更快實現“線上下單-線下履約-復購轉化”的商業閉環。
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也表示,美團的優勢在于強大且規模龐大的騎手群體和商家供給,以及餐飲外賣的核心地位帶來的活躍用戶規模和即時消費心智,另外就是在無人技術和AI技術的長期投入。
據了解,今年618期間,美團閃購表現出強勁增長態勢,美團方面的數據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美團閃購60余類商品成交額增長超1倍,其中手機、白酒、奶粉、大小家電等20余類高單價的“大件”商品整體成交額增長2倍,近850個零售品牌成交額翻倍增長。
“今年618的最大變量是美團閃購等即時零售平臺的加入,讓實體零售業和本地實體經濟生態首次分享到線上大促紅利,化流量為生意增量。”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中國市場學會副會長李勇堅認為,即時零售業態正在推動傳統線上大促從“補貼線上”向“擴大線下消費”轉變。
美團的野心
莊帥認為,即時零售已經發展了十多年,美團閃購這幾年快速增長,即時零售模式已經被證明是可持續并且前景廣闊的,可以與餐飲外賣甚至是B2C電商進行高度協同的零售電商模式。
郭濤表示,美團聚焦即時零售意味著戰略重心向“半小時達”場景傾斜,通過整合本地零售供給與即時配送能力,構建“萬物到家”生態。此舉旨在搶占消費升級紅利,將外賣模式延伸至全品類零售,滿足消費者對時效性的極致需求。背后反映電商格局向“近場零售”的演進趨勢,美團試圖以高頻本地服務為支點,撬動萬億級即時消費市場,同時強化其在生活服務領域的優勢地位。
杭州市電子商務協會新零售專業委員會主任、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也表示,美團全面拓展即時零售,標志著其向“全場景零售生態”的重大轉變,也是美團近期“反內卷”舉措的延續。即時零售的核心邏輯是通過高頻、短鏈的需求滿足,重構“人貨場”關系,而美團的布局正是這一趨勢的集中體現。這一舉措意味著美團不再局限于外賣、到店等單一業務,而是試圖通過“30分鐘送達”的確定性服務,覆蓋用戶從高頻低客單價(如便利店、生鮮)到高客單價(如3C、家電)的全品類消費需求。
而綜觀未來的即時零售市場,知名新零售專家、鮑姆企業管理咨詢董事長鮑躍忠則給出了一個新方向,他表示,美團、京東、阿里目前集中火力在即時零售,但未來并不僅是以他們作為主體或者核心。企業自營的即時零售應該作為一個主體,有以下幾點原因:一是即時零售,其核心不是一個完全平臺化撮合模式,核心是商品。如何把商品做好,這個是關鍵。如山姆,也可以講它是即時零售,也可以講它是前置倉。而山姆成功最主要的就是它的商品特色,因此它形成了一個非常有優勢的零售模式。
鮑躍忠認為,未來即時零售應該是和到店零售、線上零售并列的零售形式,在這三種零售形式當中,核心都是要靠商品。要重構一個合理的商品體系,讓顧客信任、放心的商品體系,這是關鍵。即時零售同樣遵循這樣的邏輯,它并非完全是一種平臺化的服務方式。雖然其初期可能依托平臺形式,但未來關鍵在于誰的商品好,誰能更好地吸引顧客,這才是關鍵。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