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宿遷高新區積極響應產業升級號召,加快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集群突破,推動先進金屬材料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為地區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先進金屬材料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關鍵材料。江蘇博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博遷新材料”)成立于2010年,于2020年12月8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該企業占地311畝,是一家專注于納米金屬粉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為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24年,博遷單體實現開票銷售6.57億元,稅收3500.88萬元。
博遷新材料擁有以歸國博士陳鋼強為首的海內外專家核心研發團隊,并與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所、浙江大學及寧波大學等科研院所建立了廣泛的產學研合作平臺,在金屬超細粉研發領域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先后獲得了百余項國家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榮獲江蘇省專精特新產品、江蘇省科技“小巨人”企業、江蘇省瞪羚企業、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等。該企業建有百余條智能化金屬粉體材料生產線,采用自主研發的常壓下等離子體加熱氣相冷凝法制備技術生產高端金屬粉體材料,該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打破了國外壟斷。
博遷新材料的產品電容器電極鎳粉、銀粉、銅粉等金屬粉末,主要用于片式多層陶瓷電容器(MLCC)的生產,并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汽車電子、通信以及工業自動化、航空航天等其他工業領域,產品遠銷歐美、韓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
走進博遷新材料,在其研發中心的實驗室內,科研人員正在專注地操作儀器,對新型納米金屬粉末樣品展開細致檢測。
“MLCC作為電子元器件,在每部智能手機中用量達千余個,其體積小、用量大,素有‘電子工業大米’之稱。我們生產的納米鎳粉正是制造MLCC的核心原料。”博遷新材料宿遷基地總經理彭家斌介紹,納米鎳粉應用領域廣泛,涵蓋汽車電子、通信、航空航天等行業。通常來說,其粒徑越小,科技含量越高。
創新成果的取得,離不開關鍵技術的突破。自成立伊始,博遷新材料便專注于納米材料的前瞻性研發,組建了專業研發團隊。截至目前,博遷新材料已建成百余條智能化金屬粉體材料生產線,構建起集實驗、檢測、研發為一體的自主研發體系。
“我們采用自研的常壓下等離子體加熱氣相冷凝法制備技術,持續攻堅行業最小粒徑標準,積極推動上下游產業鏈深度協同,不斷豐富產品線,穩步提升市場份額。目前,博遷新材料生產的鎳粉、銀粉、銅粉等核心產品,約占世界總產量的15%。”彭家斌表示,2024年,博遷新材料投入研發費用約2500萬元,累計獲得授權專利127項、發明專利59項,參與制定了我國第一部電容器電極鎳粉行業標準,打破了國外壟斷,顯著增強了產業發展的韌性與抗風險能力。
未來,博遷新材料將加快電子專用高端金屬粉體材料領域內的新產品研發腳步,積極拓展電子信息、先進能源材料等領域的市場應用,努力將企業打造成“服務突出、布局合理、創新活躍、收益可期”的全球領先納米粉體供應商,以更加優異的業績回報社會、回饋投資者。
推進產業科技創新、技術產業化是企業發展的戰略之舉、長遠之策。宿遷高新區將繼續強化企業主體地位,把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更好地服務園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圖片來源:宿遷高新區)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