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醫藥產業的前沿賽道上,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的道路猶如穿越迷霧重重的“死亡谷”。技術驗證的高門檻、資金鏈的斷裂風險,以及產業對接的重重壁壘,讓無數極具潛力的早期項目折戟沉沙。如今,蘇州工業園區正以全國高校生物醫藥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江蘇蘇州)為支點,撬動這道橫亙在學術成果與產業應用間的鴻溝,為生物醫藥創新發展注入破局之力。
5月21日,全國高校生物醫藥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江蘇蘇州)(以下簡稱“蘇州生物醫藥中心”)BioMatch大健康專場交流會在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掀起創新熱潮。來自蘇州大學、南京中醫藥大學、江南大學等高校的8項前沿成果集中亮相,覆蓋醫美新材料、康養產品、特醫食品等細分領域,全方位展示突破性研究進展。現場吸引相關企業、投資機構等代表現場“淘金”,尋求合作機遇。
此次活動搭建起校企合作的面對面交流平臺,有力推動高校科技成果加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后續產學研合作筑牢根基。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活動突破傳統路演模式,從“技術轉化+投資交易”的雙維度發力,打造沉浸式對接圖景。活動現場,企業代表與高校團隊共商技術痛點,投資人細致解析項目估值邏輯,相關部門全面解讀轉化獎勵政策,這種沉浸式對接讓供需雙方實現“精準咬合”,進一步強化了“高校研發—服務賦能—企業應用”的協同創新鏈條。
“我們不僅是技術轉移的橋梁,更是科研成果轉化的‘首棒接力教練’,高校早期的項目數據往往不夠完備,難以獲得市場充分認可,我們通過前置溝通與專業反饋,助力高校科研成果順利實現產業化。”概念驗證平臺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站在生物醫藥產業變革的潮頭,蘇州工業園區正以BioMatch系列活動為抓手,全力構建細分領域垂直生態。未來,蘇州生物醫藥中心將持續聚焦AI+、體外診斷、細胞和基因治療等前沿領域,積極對接高校院所征集科技成果,建立并發布“先使用后付費”專利成果庫,依托“園研保”為供需雙方成果轉化提供全過程風險保障,努力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從“書架”走向“貨架”,為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賦能增效。
依托蘇州工業園區豐富的產業優勢推動成果轉化,蘇州生物醫藥中心現已完成辦公區、會議室等改造裝修,具備辦公條件。未來規劃四期A區投入使用,占地面積166畝,建筑面積36萬平方米。載體空間的建設將成為國內高校技術轉移轉化的重要樞紐,促進高校與產業界無縫對接。
(圖片來源:蘇州工業園區)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