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荊門高新區·掇刀區殘聯在團林鋪鎮興垱村舉辦農村殘疾人實用技術培訓班,70多名殘疾人及家屬踴躍參加。
培訓現場,養殖專家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系統講授了雞、鴨、鵝的品種選擇,科學飼料配比,疫病防治及養殖環境優化等關鍵技術。專家結合本地實際,現場演示了雛苗管理、疾病診斷等操作,將專業知識轉化為易懂易學的實用技能。
5月下旬至6月上旬,荊門高新區·掇刀區殘聯在團林鋪鎮、麻城鎮連續舉辦兩期農村殘疾人實用技術培訓班,創新采用“技能培訓+靈活幫扶”聯動模式,為殘疾人實現家門口就業創業鋪路搭橋。
培訓結束并非終點,幫扶仍在繼續。荊門高新區·掇刀區殘聯落實靈活就業幫扶政策,為參訓殘疾人免費發放了雞、鴨、鵝苗及配套飼料。同時,聯合湖北省級殘疾人就業創業示范基地——萬志畜禽養殖企業合作社,建立起“全程幫扶”機制,承諾在養殖周期內提供技術指導、疫病防治及產銷對接服務。“我們的目標不僅是讓殘疾人學會技術、拿到禽苗,更要確保他們養得好,賣得出,能增收。”荊門高新區·掇刀區殘聯相關負責人楊洋說。
據悉,本次活動培訓殘疾人130人次,發放禽苗9100只、飼料130袋。通過系統培訓,殘疾人掌握了實用養殖技術,就業創業能力得到提升。而靈活就業幫扶政策的精準落地,讓殘疾人能夠根據自身條件,在家門口選擇適宜的養殖項目,實現穩定增收。
(圖片來源:荊門高新區·掇刀區)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