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火炬高新區管委會
近年來,在科技部的指導和支持下,中山火炬高新區不斷解放思想,銳意創新,堅持科技與金融的融合創新,積極探索“科技金融結合發展助推產業轉型升級”的特色發展道路。
科技金融創新成果顯著
中山火炬高新區緊緊圍繞建設“科技金融結合實驗區”的定位,以科技金融創新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升級,通過引入金融要素供給服務實體經濟,為園區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具體表現為以下四個“進一步”。
首先,進一步完善了科技金融服務體系。中山火炬高新區重點發展科技金融專營機構,創新財政引導方式打造專營機構板塊,先后以區屬總公司參股和區公資辦優先股的形式出資1.94億元,成立了中山市首家科技小貸(2億元注冊資金)、第一家科技融資擔保公司(2億元注冊資金)、第一家科技網貸公司(4000萬注冊資金),還完成了中山粵科科技小貸的募資工作。目前,中山火炬高新區已形成科技支行、科技小貸、科技融資擔保、科技融資租賃、科技風險基金、科技金融服務中心、科技網貸等7個科技金融專營機構。中山火炬高新區新建的科技金融服務中心經廣東省科技廳評估驗收,2014年6月正式成為廣東省級科技金融綜合服務分中心,是該省第一家直接設在國家高新區的省級分中心。2014年9月,廣東省首家由國資控股、民資參股、委托專業擔保機構運營的混合所有制科技融資擔保公司中山中盈盛達科技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正式掛牌開業,中山火炬高新區以優先股出資1億元占股50%。目前,中山火炬高新區聚集了11家商業銀行的38個網點支行、15個財富管理中心、11家保險機構、4家擔保公司、2家小額貸款公司、1家融資租賃公司、4家品牌咨詢公司。
其次,進一步加快了資本市場建設進程。中山火炬高新區已有11家各類上市(掛牌)企業,形成了“儲備一批、改制一批、申報一批、上市掛牌一批”的推進格局。2015年,中山火炬高新區新增朗頓教育、華明泰、天富電氣等“新三板”掛牌企業,成功引入前海股權交易中心前來開設珠西岸首個分支機構。利用債權資本市場成效顯著,2015年6月中炬高新9億元公司債通過發行審核,9月完成首期5億元公司債正式發行,同時全面啟動中山火炬高新區10億元城投債的發行工作。
第三,進一步緩解了中小微企業融資困難。積極運用助保貸、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股權投資等新方式幫助企業融資。中山火炬高新區貫徹落實中山市政府上規上限工程,助保貸放款企業家數和金額均居該市第一。2015年,中山火炬高新區已有17家小微企業成功獲得1.09億元助保貸,占該市總貸款額的23.25%。此外,中山火炬高新區還成功幫助6家科技型企業通過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商標等知識產權質押實現了9082萬元的貸款,幫助聯合光電、康方生物、環保實業,兆龍光電等8家科技企業實現5億元的股權融資。
第四,進一步提高了創投基金的效益。截至2015年年底,中山火炬高新區已累計落戶11個品牌創投、18只股權投資基金和5家基金管理公司,到位資金38.4億元。2015年,中山火炬高新區有3個基金投資項目通過并購方式退出并全部完稅,總納稅近1000萬元,初步顯現創業投資基金行業無煙經濟的魅力。
深化科技金融結合
首先,規劃先行,明確目標。為做好科技金融發展規劃研究,2015年中山火炬高新區聘請上市公司世聯策略歷時多月完成了《開發區科技金融結合實驗區發展戰略研究》課題,明確了科技金融的定位、目標、路徑和舉措。下一步,中山火炬高新區將根據課題成果起草指導園區科技金融工作的綱領性政策文件。
其次,政策先導,分類扶持。針對企業成長周期,中山火炬高新區出臺了一系列涵蓋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和成熟期企業的扶持政策,為不同階段的企業提供差異化扶持,基本形成較為完善的涵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政策體系:針對種子期企業,出臺孵化創業政策;針對初創期企業,出臺初創成長政策;針對成長期企業,出臺發展壯大政策,針對成熟期企業,出臺優化提升政策。
第三,重視資本,建立梯隊。中山火炬高新區大力鼓勵企業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加快發展。早在2010年底就成立以中山火炬高新區管委會主任掛帥的金融工作領導小組,設立了專責的金融工作辦公室,全面推動企業改制上市等資本市場建設工作,與深交所簽訂戰略合作備忘錄,與全國股轉系統和上交所緊密聯系,成功引入前海股權交易中心設立中山辦事處,并與一批知名券商等中介簽訂合作協議,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備的資本市場工作機制。2015年,中山火炬高新區又聯合金融機構先后組織“新三板”推介會、培訓班、座談會、研討會、資本論壇等活動數十次,還針對企業改制掛牌過程中遇到的歷史沿革、工商、稅務等問題,積極協調有關部門給予支持和配合,幫助企業排憂解難。
第四,先行先試,大膽創新。中山火炬高新區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創新科技融資產品,緩解了園區內一批中小企業的融資困難。
一是設立專項資金試水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中山市、中山火炬高新區兩級設立900萬元專項資金,出臺扶持政策,對知識產權質押貸款企業按年給予3.5%的貼息,以輕資產為主的科技型企業可以通過發明專利、商標等無形資產進行融資,有效拓寬了融資渠道。二是探索設備融資租賃方式,幫助企業分期購買設備。中山火炬高新區成功引入了中山市首家設備融資租賃公司——中穗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園區中小企業可以像“供房”一樣“供”設備,增加了新的“低門檻”融資方式。三是大力度引進設立科技金融專營機構。2015年,勝源科技小貸、光大科技支行、中盈盛達科技融資擔保公司、廣東省級科技金融服務中心相繼落戶,有效加大了對園區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四是大力推進專利保險試點工作。中山火炬高新區安排專項資金配套銜接廣東市政府相關政策,按照市、區、企業3∶3∶4的比例各自承擔費用推動專利保險試點。五是主動嘗試互聯網金融P2P融資方式,積極嘗試運用互聯網金融的方式解決科技型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
第五,建設平臺,提升服務。近年來,中山火炬高新區積極整合金融要素資源推動轉型升級,以“重大金融平臺”為抓手,完善金融服務體系,有效服務實體經濟。以科技新城投資大廈為載體積極建設科技金融服務中心,搭建超市型綜合性公共服務平臺。投資大廈一方面在空間上聚集科技金融機構,讓企業享受便利服務,涵蓋銀行、小貸、租賃、基金、擔保、上市輔導、中介服務等多種業態的科技金融機構近30家,金融氛圍初步顯現;另一方面,投資大廈也建有公共服務平臺,通過線上線下形式為企業提供服務。公共服務平臺致力于為企業提供政策咨詢、上市輔導、創業投資、科創信貸等全方位金融服務。
第六,對接無縫,互促交流。中山火炬高新區在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和挖掘企業融資需求的同時,力促企業與金融機構互相對接活躍交易。
一是每年定期舉辦大型融資活動。中山火炬高新區已連續成功舉辦多屆投融資高峰論壇,邀請國家、省、市領導和知名金融機構為企業解讀政策、宣傳業務,累計參會超過2500人次,每年的論壇都成為業界精英與企業家交流的盛會。
二是打造具有火炬特色的產融對接活動品牌,通過定期組織園區內金融機構以走訪企業,開展宣講會、沙龍、培訓班和座談會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加強金融機構與企業之間的對接,并實現對接活動常態化、品牌化。科技金融服務中心成立以來,已經成功舉辦了多期沙龍對接會,如中山市首家“新三板”掛牌企業首次融資路演、股權沙龍專題對接會、科技保險宣講會等。
多措并舉加快科技金融發展
雖然中山火炬高新區科技金融取得豐碩成果,但是園區進一步加快科技金融發展的決心并沒有松動,且呈現加速態勢。
首先,進一步加快科技金融服務中心建設。目前,科技金融服務中心軟硬件設施均已到位,中山火炬高新區將繼續深化工作方案,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細則,規范服務流程,建立標準化的數據庫體系。
其次,進一步完善科技金融政策體系。中山火炬高新區將在科技金融實驗區發展戰略課題成果的基礎上,研究出臺指導園區中遠期科技金融工作的綱領性文件,并加緊完善包括初創期企業融資風險補償、小微企業上規上限融資服務、財政資金股權投資管理辦法等專項政策,形成“1+X”的火炬科技金融政策體系。具體而言,計劃研究出臺針對初創期科技型企業的風險補償扶持政策,對成功對接融資的園區企業和區內金融機構以貼息、投資保障金或風險補償金的形式給予扶持。探索產業扶持資金從無償資助向有償使用轉變的試點,通過“撥改投”和“撥改融”的方式,提高產業扶持資金的使用效率;在新諾科技、康方生物等項目成功運作的基礎上,探索產業扶持資金配置審批中引入創投機構盡職調查評估環節,通過創投的獨立第三方估值及投資建議,提升產業扶持資金使用效率。
第三,加快推動企業利用資本市場。中山火炬高新區將進一步借助中山市政府大幅提升企業上市獎勵的契機,切實加快一批企業的資本市場進程。加強后備企業資源庫管理工作,挖掘更多優秀的企業苗子,做好選種育苗。跟蹤好已經啟動改制輔導進程的后備企業,協調企業改制上市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幫助企業用足用好市區兩級政策,減輕企業改制成本。對已上市申報的企業,更要給予重點關注,確保成功上市。
第四,充分發揮科技金融專營機構的作用。中山火炬高新區將加強與科技金融專營機構的聯系,共同開發針對科技型企業的融資產品,充分發揮專營機構的科技特色。與此同時,還將繼續招引更多的科技金融專營機構落戶,進一步提升園區創新創業環境。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