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回顧黨的百年歷程,黨的事業是一代代青年薪火相傳、接續奮斗的成果。一百年前,一批有志青年心系國家前途命運,苦苦探索救亡圖存、民族復興的道路,引進傳播馬克思主義,建立了中國共產黨,掀開了中國歷史開天辟地的新篇章。一百年來,廣大有志青年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在革命戰爭年代,敢于拋頭顱、灑熱血,不怕犧牲,不論生死,為新中國成立立下了不朽功勛;在改革開放時期,沖破藩籬、解放思想,勇立潮頭、開拓創新,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行了卓越奮斗;自黨的十八大以來,懷揣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聽從黨的號召,在脫貧攻堅、疫情防控的戰場上書寫青春,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做出了重要貢獻。回顧國家高新區30多年的發展歷程,國家高新區發展壯大是一代代青年開荒拓土、艱苦創業的成果。30多年前,一批有志青年立志科技強國、產業報國,開辟火炬事業,創建第一批國家高新區,為國家改革開放打造了一支戰略力量,按下了科技產業化進程的快進鍵。30多年來,廣大有志青年高擎火炬旗幟,堅守“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初心使命,經歷多輪創業,推動國家高新區在全國開枝散葉,由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勢,成為全國經濟版圖中重要的增長極和動力源,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發展道路。2020年7月,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這是30年以來的第二個指導性文件,標志著國家高新區進入了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當代青年與過去相比,所處的時代不同,雖沒有那么多血與火的考驗,也沒有那么多百廢待興、白手起家的困難,但肩負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沒有變,對遠大理想和精神風貌的要求沒有變,應該扛起這一代人的使命,走好長征路,當好答卷人。
一、高舉新思想的偉大旗幟,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武裝頭腦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建黨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既是堅定理想信念、鼓舞精神力量的營養劑,也是尋找個人定位、追求人生理想的指明燈,更是研究和推進一切事業的根本遵循。深入學習和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是政治任務和必修課程,也是年輕干部需要常學常新、久久為功的終生課題。
(一)偉大建黨精神是精神之源,年輕干部學習重要講話,就是要傳承紅色血脈、賡續精神譜系,把偉大建黨精神奉為至上、融入骨髓,切實擰緊思想上的“總開關”。在慶祝建黨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了偉大建黨精神,高度凝練的32個字穿越百年、歷久彌新,構成了我們黨精神譜系的源頭,進一步豐富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這32個字,貫穿革命、建設和改革不同時期,經歷了時間的考驗和實踐的檢驗,超越了歷史局限和時代特征,是具有真理性質的精神旗幟。這32個字,寫在紙上,卻是過去百年來共產黨人腳踏實地干出來的,是革命先輩精神世界的真實寫照,背后是一個個共產黨人艱苦奮斗的鮮活事跡,鐫刻在了中國共產黨的旗幟上和共產黨人的骨子里。因此,年輕干部學習偉大建黨精神,必須堅持歷史觀,結合學習黨史、學習黨的光榮傳統、學習優秀黨員先進事跡,真正把偉大建黨精神的理論內涵和精神實質學懂弄通;必須堅持系統論,把學習偉大建黨精神與弘揚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結合起來,與實踐高新精神、火炬精神結合起來,在融會貫通中加深對“精神之源”的理解和認識;必須堅持實踐論,把這32個字作為思想準星和行為準線,經常對照檢查,時刻反思自省,真正成為偉大建黨精神的傳承人和力行者。
(二)百年奮斗歷程是最好的教科書,年輕干部學習重要講話,就是要汲取歷史經驗、增強歷史自信,從百年黨史中尋找化解風險挑戰的參考答案和解決方案,切實在兩個大局面前樹牢“定海神針”。在慶祝建黨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主線,回顧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程取得的偉大功績,用簡潔精要的四段話,勾勒出百年黨史的基本脈絡,展現出中國共產黨引領歷史進程的恢弘史詩,閃耀著智慧的光芒和經驗的力量。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中國共產黨誕生于民族危難之際,從困難中走來,每逢關鍵時刻實現偉大轉折,在應對風險和挑戰中從勝利走向勝利。在這個過程中,既展現出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精神品質,也形成了一系列可資可鑒、有理有利的寶貴經驗,這是我們能夠始終堅定“四個自信”的歷史溯源,也是我們邁進新征程克服一切困難的重要法寶。因此,年輕干部學習百年黨史,必須把增強理想信念擺在首位,從黨史中感悟偉大功績和精神偉力,掌握“為什么成功”的秘訣密碼,堅定“繼續成功”的信心信念,切實在追求信仰的道路上站穩腳跟;必須把鍛煉政治能力抓在手上,拿出不怕難、怕不難的氣魄,增強風險預警、識別和應對能力,善于從歷史中找尋解決問題的經驗和靈感,在攻堅克難中推動事業不斷前進。
(三)“九個必須”是奮進新征程的根本指引,年輕干部學習重要講話,就是要感悟真理力量、擔當時代使命,在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的新征程中沖鋒在前、努力作為,切實走好當代人的“長征路”。在慶祝建黨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用歷史映照現實、遠觀未來,向全體黨員提出了“九個必須”的根本要求,將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九個必須,擘畫出奮進第二個百年目標的宏偉藍圖,既深刻回答了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也系統提出了決定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的一系列重大課題。這些課題,有的來自黨的自身建設,有的屬于群眾“急難愁盼”的民生問題,有的指向科技自立自強等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問題,都是黨員干部應該念茲在茲的國之大者。解決好這些課題,既是時代賦予當代黨員干部的光榮使命,也是年輕干部大有可為、大有作為的廣闊舞臺。因此,年輕干部學習“九個必須”,必須從自身跳出來、增強大局意識,完整準確理解新發展理念,系統把握中央各項決策部署,積極尋找服務新發展格局的切入點和支撐點,主動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做出應有貢獻,真正成為歷史的書寫者;必須把自己擺進去、增強落實能力,結合工作實際,從自身點滴出發,不折不扣落實各級決策部署,積極認領有關重大課題,用好首創精神、改革邏輯和解題思維,創造性解決各項發展中的難題,高質量完成黨交付的每一項工作,真正當好當代的答卷人。
二、把握新征程的時代要求,在推動國家高新區高質量發展中再立新功
未來屬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年輕干部作為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高新區高質量發展賴以倚重的有生力量,稱得上是國家高新區的未來希望所在。因此,年輕干部要把歷代青年的偉大精神和優秀品質一以貫之、一脈相承,深刻把握國家高新區建設發展的新階段新要求,認真學習新思想新理念,深入思考新矛盾新問題,主動研究新辦法新舉措,推動國家高新區發展邁上新臺階。
(一)國家高新區年輕干部要保持“精氣神”,努力養成“一股定力”。年輕干部,年輕是最大的資本,有著慢不下的朝氣和用不完的力氣,想法天馬行空,思維求變求新,干事雷厲風行,這是鮮明的年齡特征,也是年輕干部該有的精神風貌。同時,年輕干部要成長、要成才,也有這個年齡階段的人生修煉任務,就是要學會每臨大事有靜氣、風云變幻有定力,做到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巋然不動,實現活力、動力和定力的有機結合。最首要的定力是筑牢信仰根基、堅定理想信念。要認真參加黨史學習教育,學史明理,學史增信,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切實增強“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最可貴的品質是一張藍圖繪到底。鄧小平同志曾指出,要“騰出時間來多辦實事,多做少說”“不干,半點馬克思主義也沒有”。當前,中央對國家高新區的要求十分明確、非常系統,體制機制已經理順,各高新區以“十四五”規劃綱要為核心的規劃體系基本成型,接下來就需要真抓實干、落地落實。要保持恒心和定力,對于既定的策略和部署,要完整準確地理解、堅定不移地執行、不折不扣地落實,少一些議論、少一些折騰,切實維護“一盤棋”的工作格局。最重要的堅守是清正廉潔。當前,貪污腐敗案件正呈現輕化特征,一批“90后”干部紛紛落馬。要珍惜機會、珍視名節,切實筑牢反腐倡廉的防線,堅決做到勤政與廉政于一體、干凈與干事于一身。今年是“換屆”年,更要穩住心神,保持定力,在其位謀其政,集中心思和精力干工作、抓落實,以卓越的工作成績回饋組織的培養、接受組織的挑選。
(二)國家高新區年輕干部要經常“學思悟”,努力練就“兩把刷子”。年輕干部體力充沛,精力旺盛,腦子靈活,普遍學歷高、知識面廣,學習能力強,接受新鮮事物快,這是先天優勢。中央要求國家高新區要又高又新,作為高新區的年輕干部,就是要瞄準高、追逐新,學習新知識、探索新領域,這是應有特質。要裝著大局、突出重點學。國家高新區發展急需要一批高素質的專業干部。專業背景不能再選擇,但專業思維可以再塑造。要心里裝著工作中心和全局,重點學習前沿科技和科技產業化規律,增強科技思維;學習產業組織理念和產業變革趨勢,增強產業思維;學習企業經營管理和資本運作,增強企業思維;學習城市規劃設計和片區開發,增強規劃思維;學習城市建設治理和公共服務,增強城市經營思維;學習國際貿易和對外關系,增強開放思維,切實提升推動和駕馭高質量發展的綜合素質。要瞄準問題、調查研究學。問題,既是學習的動力,也是學習的方法和邏輯。要樹立解題思維,以問題為導向,撲下身子開展調查研究,切實把情況吃透、問題摸準、策略找對,為科學決策提供重要參考。當前,國家高新區的發展面臨一些共同課題,比如,如何突破要素資源限制,增強可持續發展的動能?比如,如何培育本土世界級企業,解決有高原無高峰的問題?比如,如何構建科技創新全周期鏈條,切實把創新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比如,如何培育創新型產業集群,搶占未來產業主導權?誰率先破解這些課題,誰就將在園區競爭中走在前列。相反,誰落后誰出局。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光榮傳統,也是黨員干部的看家本領。現在有一種傾向,一些年輕干部染上了“懶病”和“怕病”,一說要做課題研究,就習慣性地掏錢包、找外包、搞全包,連調查研究的基本程序、調研報告的基本規范都不知道。要勤練“內功”,慎用“外腦”,少借“外手”,真正走近問題最突出的一線和前沿,親身調查學習,親自研究思考,親手撰寫報告,切不能過分依賴智庫和研究機構,最后“自廢武功”。要看齊先進、對標趕超學。當前,國家高新區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國家高新區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創新能力和高質量發展水平的競爭,背后反映的是干部眼界視野的比較和能力素質的比拼。要克服守成意識,聚焦突出問題和明顯短板,瞄準國內外發達城市和先進園區,深入開展對標研究和學習借鑒,向好的學,與高的比,朝快的趕,加快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
(三)國家高新區年輕干部要擅長“闖創干”,努力揮好“三板斧”。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指出,在新起點上,經濟特區廣大干部群眾要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國家高新區字“高”名“新”,既不是傳統行政區,也區別于普通開發區,而是被賦予“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特殊使命的戰略力量,承擔著建設“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時代重任,必須干在先手、走在前列。這就決定了,國家高新區的干部絕不能遵循慣例、固守傳統、照搬經驗,而是要銘記“高”和“新”,揮好闖創干“三板斧”。要勇闖發展中的無人區。國家高新區創新資源富集、創業生態良好,是容易長出新事物、涌現新觀念、吸引新物種的地方。要始終保持對發展變化的敏銳和新鮮事物的包容,對新技術成果不輕易排斥,對新產業領域不輕易否決,對新發展模式不輕易批評,絕不能因為對無知的恐懼把未來動能扼殺在襁褓中,大膽支持實驗室里的成果、極客大腦中的點子、萌芽狀態的產業,切實讓國家高新區成為新技術策源地和新產業引領區。要爭創改革中的先行者。當前,國家高新區肩負的國家級牌子越來越多。國家發牌子,不僅是給優惠、給政策,更重要的是賦予改革創新的任務和先行先試的使命。因此,國家高新區不能只做政策惠及區,還要做政策創新區。但實事求是地講,現在很多的改革舉措創新不夠、能級不高、突破不大,一些改革還停留在修修補補、流程再造的水平,一些創新還保持在學習復制、模仿跟跑的階段,亟需探索出一批在全國具有較大影響力和推廣價值的經驗做法。在推進工作中,要以發展的難點、痛點和堵點為突破口,增強“破”的勇氣、“立”的智慧和“創”的擔當,重點聚焦創新生態、開放體系和營商環境建設,推出一批釋放活力、激發動力的改革舉措,切實形成在全國范圍的引領和示范。要肯干攻堅中的行動派。對一個區域而言,年輕干部就是一面旗幟,代表并影響著干部風貌和干事生態。于無聲處聽驚雷,關鍵時刻見真章。看一個干部是否靠得住、信得過,主要是看在攻堅時刻能否頂得上去、干得下來。要聚焦科技自立自強、產業鏈安全可控等重大任務,提前發起攻堅戰,敢于啃硬骨頭、下深水區,敢于當先鋒、打頭陣,沉心干事、精于成事,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作者簡介:
王麗,中共成都市委黨校講師
丁文朋,成都高新區管委會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