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志恒 葛明 鄧麗娟
面對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有效賦能新型工業化高質量發展新任務,南昌高新區以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政策鏈、資金鏈“五鏈”深度融合為抓手,著力構建各類要素融會貫通的創新生態,為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賦能添力。
2019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省考察時強調,走出一條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政策鏈、資金鏈深度融合的路子。
面對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任務,南昌高新區通過前期調研,分析研究如何以“五鏈”深度融合為抓手,優化產業創新生態,以期為新型工業化推進中的高新區高質量發展提供實踐參考。
一、“五鏈”深度融合對推進產業創新生態建設的作用
“五鏈”深度融合的關鍵,在于以創新鏈為軸心推動技術、人才、政策、資金等各類要素高度集聚,推動政府、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各類主體協同發展,與構建產業創新生態的內在邏輯相融相通。
其中,創新鏈是構建產業創新生態的核心中樞,能夠通過提升企業生產效率、降低成本、推動產品創新、拓展市場邊界和提高客戶滿意度等多種途徑,促進產業持續發展和進步;產業鏈是構建產業創新生態的發展土壤,能夠集聚資源、催生創新,是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礎;人才鏈是構建產業創新生態的動力源泉,需要將人才的培養、引進、流動、激勵等各個環節與產業發展和創新活動緊密結合,才能滿足高質量發展的需求;政策鏈是構建產業創新生態的堅實保障,需針對產業創新在不同階段遇到的問題,同步作用于產業鏈、人才鏈、創新鏈和資金鏈,構建起順暢運轉的產業創新生態;資金鏈是構建產業創新生態的催化劑,特別是對于科研機構和創新型企業來說,不論是原始創新階段還是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階段,對金融支持需求都非常迫切。
二、南昌高新區構建產業創新生態的現狀分析
近年來,南昌高新區始終堅持“又高又新”發展定位,全力推進“五鏈”融合,不斷培育創新優勢、夯實產業基礎,推動新型工業化取得階段性成效,南昌高新區電子信息(移動智能終端)示范基地成為五星級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一)從產業創新生態全過程構建看,創新要素持續聚集、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得到彰顯
南昌高新區堅持以鄱陽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建設為引領,從創新主體、創新服務等方面發力,推動產學研用協同發展。
在南昌市率先完成年營業收入5000萬元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工作,美晨、兆馳半導體等骨干企業先后設立研發中心,南昌華勤將進一步增加研發投入,打造萬人級研發中心。定期組織優質企業、科研院所等優勢資源召開產研座談會,先后推動北大南昌創新研究院、北航江西研究院與江西銅業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合作共建科創平臺。
(二)從創新型產業集群建設看,產業鏈條不斷完善
南昌高新區深耕電子信息、航空制造、醫藥健康、新材料等主導產業,著力構建“上下貫通、左右銜接”的產業集群。
其中,移動智能終端產業實現90%以上手機一級零部件在高新區內配套,是全球重要的數字硬件終端制造基地。LED產業依托榮獲2015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的硅襯底LED技術,形成了從襯底材料、外延、芯片、封裝、終端應用到核心關鍵生產設備的全自主知識產權產業鏈。
(三)從產業創新體系人才支撐看,集聚了一批高素質產業人才
近年來,南昌高新區把人才視為推動“五鏈”融合的關鍵一環,優化人才引、育、留工作機制,常態化組織“百場校招”“洪漂人才薈”等各類人才招引活動,在江西省率先組建光電產業產教聯合體,率先建立人才驛站、人才碼、人才服務專員等全鏈條服務體系。
據不完全統計,南昌高新區已集聚大專以上學歷人才超過17萬人。
(四)從產業創新發展政策支撐情況看,初步構建起精準為企服務機制
聚焦企業政務服務需求,在江西省率先實施企業開辦“零成本、3小時”辦結制,率先試創“一號申請、一網通辦”服務模式,率先推出“辦不成事兜底辦”專窗。聚焦企業在產業用地、增資擴產、智能改造等方面的問題,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攻堅超300個制約企業發展的難題,打造親清統一的新型政商關系。
在走訪調研、座談交流的過程中,不少企業負責人坦言南昌高新區營商環境越來越好,扎根發展的信心更加堅定。
(五)從產業體系融資便利度看,融資渠道持續拓展
南昌高新區堅持多措并舉做好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等多樣性金融服務,努力釋放企業、科研院所等創新主體的科技創新活力。
在江西省率先開展“企業創新積分制”試點,累計為300多家企業提供授信76億元,被工業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評為2022年度“企業創新積分制”優秀工作單位。
三、以更加扎實有力的舉措優化產業創新生態
國家高新區要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新質生產力引領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必須持續優化產業創新生態,加快建設一流高科技產業園區,打造產業科技創新高地。南昌高新區堅持緊緊圍繞當前制約創新發展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推動“五鏈”深度融合,以更加完善的產業創新生態,將高新區打造成為江西省新質生產力發展領航區。
一是突出政產研無縫對接,提升科技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南昌高新區以南昌瑤湖科學島建設為引領,高標準打造江西省首個省級實驗室南昌實驗室,謀劃布局更多重大創新平臺,努力在建設區域創新中心上取得更大突破。定期梳理“院所科研清單”和“企業需求清單”,推動研發機構與企業緊密對接,合作開展技術攻關,促進創新成果更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二是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增強“鏈主”企業和主導產業的創新引領力。南昌高新區高度重視“鏈主”企業研發創新能力提升,加快推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梯次覆蓋。圍繞華勤電子、龍旗信息、江西美晨、聯創電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龍頭企業,支持企業在汽車電子、虛擬現實等領域布局,搶占發展新賽道,塑造產業引領力。
三是突出人才引育留用并舉,夯實產業創新發展人才底座。南昌高新區深化企業自主認定人才辦法,探索特殊人才“一人一策”,對企業認定人才申報各類國家、江西省、南昌市人才政策給予大力支持。圍繞人才生活需求靶向發力,持續優化人才驛站服務,加快人才服務工作數字化轉型升級,持續擴大高新人才碼覆蓋范圍,讓更多人才“一碼智享高新”。
四是突出構建親清統一新型政商關系,打造人性化、規范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在政務服務方面,南昌高新區設置“企業全生命周期陪跑工作室”,為企業提供個性化咨詢解答、政策解讀;在企業服務方面,完善“企服通”大數據平臺功能,讓企業足不出戶即可辦理惠企政策申報、訴求申報等,實現二次網辦率100%;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加快完善專利快速授權、確權、維權和協同保護“綠色”通道,擦亮知識產權保護“金”字招牌。
五是突出科技金融體系構建,確保金融“活水”助力企業更好發展。南昌高新區深入開展“企業創新積分制”試點和科技金融服務“十百千萬”專項行動,推動金融機構開發更多信貸產品,讓積分真正變成“真金白銀”。大力招引金融資本類金融機構落戶,在高新區形成覆蓋天使投資、創業投資、產業投資的全鏈條股權投資體系,拓寬產業發展的融資渠道。
(作者單位:南昌高新區管委會)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