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耀仲
科技創新作為知識經濟時代發展的重要引擎,已成為產業轉型升級、區域經濟實力提升的重要驅動力。佛山高新區要以點破局,全力打造核心產業園區;激活科技企業、載體平臺創新活力,提升產業發展能級;打造優質創新創業環境,提高成果轉化效能。
科技創新作為知識經濟時代發展的重要引擎,已成為產業轉型升級、區域經濟實力提升的重要驅動力。作為制造業大市,佛山市具有雄厚的產業基礎、完整的產業鏈條,但科技創新能力相對不足,需要通過推進一系列改革和創新舉措改善科技創新生態環境,激發產業轉型升級新動能,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推動新時期高質量發展。
一、佛山市與佛山高新區科技創新發展現狀
佛山高新區承載著佛山市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重大使命,持續不斷向多層次、高層次、綜合性、高科技高水平的創新高地發展。
(一)科技創新能力不足,與優勢城市相比有較大差距
佛山市產業整體偏向傳統制造業,受產業集聚度不高、基礎科學研發能力弱、科技成果轉化效能較低、產業結構較為落后等因素制約,目前該市面臨科技創新驅動力不足、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能力不強現狀。
作為佛山市創新發展主引擎,佛山高新區積極打造科技創新平臺、推動企業升級改造,為佛山市凝聚發展動能、重塑產業新格局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但佛山高新區缺乏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機構的發展現狀,使其在未來產業布局、新質生產力培育上略顯后勁不足。
(二)產品創新能力較強,技術創新能力略顯不足
在產品創新方面,“有家就有佛山造”這一“IP”已經成為享譽全國的名片,佛山市在電器、家具等制造業行業已形成一批質量過硬、品牌優勢明顯的泛家居產業集群,但新技術創新能力略顯薄弱,暫時難以滿足高質量發展需求。佛山高新區在科技創新資源上較為落后的現狀與其經濟體量不匹配的矛盾,在產業發展過程中日益凸顯。
(三)高新技術產業呈現多點式分布
佛山市“強鎮域經濟”的現狀與佛山高新區“一區五園”的發展格局,致使產業發展呈現多點發散分布格局,逐漸形成以禪城區的張槎街道、南海區的桂城街道與獅山鎮、三水區的樂平鎮、順德區“大良街道—北滘鎮”為主的核心集聚區;以三水區的大塘鎮、順德區的杏壇鎮為核心的次級聚集區;高明區等相對落后區域目前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度較低,僅有少量高新技術產業分散其中??傮w看,佛山高新區高新技術產業呈現“主核心區+次核心區+周邊發散區”發展格局。
二、佛山高新區科技創新發展存在問題與剖析
佛山高新區經濟發展面臨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結構單一、產品獨特性較低等難題,需更加正視產業發展存在的諸多問題,積極尋求出路,實現產業量質齊飛。
(一)技術創新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轉化效能低下
新技術研發是產業創新突破的前提、突破“卡脖子”技術的關鍵核心,高校、科研院所則是技術突破的策源地。以高校資源為例,佛山市素有“大學貧困市”之稱,全國GPD前35強城市中,佛山市大學生密度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匱乏的高校研發資源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佛山高新區技術創新的步伐。同時,本地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能力有限,過度依賴外部成果引進,存在可轉化成果稀缺、轉化效能低、科研人才不足等問題。佛山高新區內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效能低下,科研機構與佛山市產業界黏合度較低,未能形成有效的聯絡機制,本土科研人才難以深度參與到佛山市產業轉型升級當中。
(二)產業略顯單一,產業結構有待優化
匱乏的科研資源難以支撐佛山高新區在產業結構優化轉型過程中對技術和人才的需求。
整體看,佛山高新區產業結構比較單一,以通用和專用設備制造業、電子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為核心的裝備制造業產業規模占比超60%,中低端制造業龐大,缺乏高端產業和新興產業,在未來產業競爭格局中不具備產業抗打擊優勢,抗市場風險水平較弱。提高科技創新效能,推動佛山高新區產業多元化發展,是支撐佛山市制造業當家、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而如何優化產業結構是佛山高新區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之一。
(三)人才依賴引進,本土人才留育能力弱
產業發展從早期的搶資源、拼經濟已轉變為搶人才、拼創新的新發展模式,產業轉型升級、科技創新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空前巨大。在引才育才過程中,佛山高新區企業主要依賴高薪引才、安家補貼引才等方式,本土培育人才較少。佛山高新區面臨從業人員創新素質相對偏低、人均產出GDP低下等問題。
(四)高新技術產業過于分散,未能形成集聚效應
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與區域基礎設施建設有著極高的關聯度,高效的公共服務水平、便捷的區域交通路網、完善的生活配套設施為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外在環境和物質基礎而過于分散的產業布局導致以下幾點問題:
一是區域間產業同質化嚴重。佛山市各鎮街及佛山高新區各園區發展定位不明晰,普遍存在產業重疊、同質化發展的問題。二是公共服務效能不足。松散的產業分布格局使得佛山高新區管委會難以有效對企業開展精準的企業服務活動,未能形成“點對面”的高效服務體系。三是區域城市建設能級、生活配套不足。除了部分核心產業園區外,多數產業園區存在路網配套不足、生活配套較差的情況。
三、對佛山高新區科技創新的對策建議
(一)以點破局,全力打造核心產業園區
佛山市委、市政府將佛山人才創新燈塔產業園、云東海醫藥健康產業園提級交由佛山高新區管理建設,佛山高新區應緊抓這一發展機遇,大力推動創新資源、人才資源匯聚至兩大核心產業園區,全力打造創新人才匯聚新高地。
一是要強化頂層設計,高標準打造兩大核心園區。在規劃設計上,佛山高新區應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先進制造業基地的區位稟賦優勢,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大戰略,借鑒國際一流產業園發展模式,結合佛山高新區產業發展實際,大膽創新、適度超前,高標準打造高質量標桿式園區。二是要堅持外引內提,全方位優化產業結構。立足佛山高新區產業優勢和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需求,全面梳理佛山高新區發展現狀,堅持發展優勢、補齊短板的產業發展理念。三是要打造產業集聚空間,推進產業集群化發展。“騰籠換鳥”大力推進“三舊”改造工作,筑巢引鳳新建一批具有特色的產業載體,針對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規格打造標準化廠房、定制化建造高能級專業廠房。
(二)激活科技企業、載體平臺創新活力,提升產業發展能級
佛山高新區需打造一流的科技創新平臺、推進科技企業開展技術攻關研發。在應用基礎研究和核心技術攻關方面,佛山高新區要大力培育國家級和廣東省級新型研發機構、技術創新中心,布局建設廣東省級及以上重點實驗室等科技創新平臺。
一是對佛山高新區科技創新平臺進行分類量化管理。結合佛山高新區“一區五園”定位,合理配置科技創新資源,走產業差異化、特色化平臺發展路線。二是制定完善的企業發展培育路線。重點培育一批增長快速、創新能力強、業態模式新的優質企業。三是大力引進一批領軍人才及創新創業團隊。錨定佛山高新區科技創新、企業發展路線,持續開展人才團隊評選工作,評選出優質創新創業項目。
(三)打造優質創新創業環境,提高成果轉化效能
企業的創新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生態環境。為進一步釋放企業創新創造新動能,佛山高新區需要多項措施齊發,打造優質創新創業環境。
一是政策支持,進一步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目標,適時制定符合發展需求的扶持政策,營造濃厚創新創業氛圍;二是創新資源保障,通過開展“企業創新積分制”等工作,梳理科技企業創新現狀、擘畫企業創新畫像,定制化開展企業服務,引導企業持續開展科技創新;三是舉辦高水平科技成果轉化活動,打造常態化運行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臺,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有機銜接、融合發展,助推優質創新項目落地佛山高新區。
(作者單位:佛山市火炬服務中心)
友情鏈接: 政府 高新園區合作媒體
Copyright 1999-2024 中國高新網chinahightech.com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備14033264號-5
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060344號主辦單位:《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社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