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最高新”看點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迎重大變化!科技部公開征求意見
4月18日,科技部網站發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實施細則(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統籌推進自貿試驗區同國家自創區聯動發展!中共中央、國務院發文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工作作出系統部署。
事關AI知識產權保護、專利審查……這場發布會信息量很大!
4月2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4年中國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有關情況。
全國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先進集體、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京召開
4月27日,全國工業和信息化系統先進集體、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京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書記李樂成出席大會并講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李忠宣讀表彰決定,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張云明主持會議。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領導辛國斌、葉民、熊繼軍、單忠德、謝遠生、謝少鋒出席會議。
七部門印發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方案
近日,為加快落實《醫藥工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關于全面深化藥品醫療器械監管改革促進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加快推進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醫保局、國家數據局、國家中醫藥局、國家藥監局七部門聯合發布實施《醫藥工業數智化轉型實施方案(2025-2030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我國發布新版智能制造標準指南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印發《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4版)》(以下簡稱《指南》),提出到2026年,制修訂100項以上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構建適應新型工業化發展的智能制造標準體系。
一季度我國高技術產業增勢明顯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對外發布的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國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創新動能不斷積蓄,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
工信部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機制
4月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開第九次中小企業圓桌會議,貫徹落實民營企業座談會精神,聚焦加力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聽取企業情況介紹和意見建議。
工信部公布試點名單,這些高新區入圍
4月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發布《關于公布萬兆光網試點入圍名單的通知》,確定在全國30個省(區、市)86個城市的168個小區、工廠和園區開展萬兆光網試點。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舉辦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輔導報告會暨讀書班開班式
4月1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舉辦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輔導報告會暨讀書班開班式。部黨組書記李樂成作開班講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副院長黃一兵圍繞《習近平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論述摘編》作輔導報告。部領導辛國斌、葉民、張云明、單忠德、謝遠生、謝少鋒參加學習。
首場國家高新區科研助理直播帶崗專場招聘:湘江新區(長沙高新區)32家名企誠聘科研助理
4月19日,中南大學瀟湘校區體育場人頭攢動,第二屆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總決賽科研助理專場招聘會暨直播帶崗活動在此拉開帷幕。
西安高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從“跟跑”邁向“領跑”
近年來,西安高新區搶抓全球汽車產業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加速轉型的發展機遇,錨定“百萬輛整車、千億級集群”目標,構建起“整車制造為核心、創新研發為引領、全產業鏈協同”的發展格局,積極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智造硅谷”,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從“跟跑”邁向“領跑”。
泰安高新區助推企業入駐“零障礙”
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助推招商引資企業快速落地,泰安高新區交通運輸管理中心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抓手,創新服務模式,為企業提供上門服務、快速辦理、持續跟進“一站式”服務,讓企業落地更便捷、運營更高效。
包頭稀土高新區:AI賦能稀土產業加快智造步伐
4月12日,在包頭稀土高新區稀土應用產業園包頭永真靜平磁性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真磁材”)生產車間,一批AI智能質檢機器人正在緊張工作,隨著光電信號閃爍,剛剛生產出的稀土扁平磁鋼成品被快速分為合格、不合格兩類并分別傳到不同區域,一批產品的檢測很快完成。
傳達學習貫徹全國兩會精神——國家高新區在行動
會議提出,無錫高新區(新吳區)要致力于打頭陣,加快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提升科技創新實力,進一步加大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等集聚力度;謀劃構建一批創新聯合體,加快人才引育力度;持續發力產業布局,構建更具競爭力的“6+2+X”現代化產業集群,推動“5+2+N”未來產業加快崛起成勢,奮力向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目標邁進。
威海火炬高新區23家瞪羚企業“高跳快跑”
4月1日上午,在威海云山科技有限公司見到董事長姜大海的時候,他剛從位于哈工大(威海)的威海市石墨深加工工程技術中心返回。該技術中心由云山科技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聯合建設,眼下正在進行多項技術攻關項目。
南京建鄴高新區:數字經濟新賽道“領跑者”
2018年起步發展,8年時間,8.3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阿里、小米等全國互聯網頭部企業云集;崛起信息軟件、智慧物流、數字文娛等多個百億元產業集群;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營業收入超600億元……在賽迪顧問發布的《省級開發區高質量發展500強》中,位列南京市首位。
杭州高新區全面建設“高新特色”高水平文化強區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近年來,杭州高新區(濱江)文化建設進入了全面提升、加速提質的新階段,全民精神富有全域文化優享高地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
中外園區“牽手”助力企業“走出去”
為擴大中關村國際“朋友圈”,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3月28日,中關村特色產業園與國外科技園區“牽手”,首批14家在現場進行合作簽約。
天津濱海高新區深耕腦機接口賽道
記者從天津濱海高新區近日召開的2025年第一季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5年,天津濱海高新區將繼續加大腦機接口產業投入力度,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勇爭先、善作為,依托天開華苑園,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未來產業高地,打造新質生產力標桿。
“人體新器官” 外骨骼機器人走進大眾生活
從戶外運動到日常勞作再到醫療康復,外骨骼機器人正快速走進大眾生活,成為人類突破身體限制的新“器官”。
北京全力打造高端科學儀器產業高地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要“抓緊打造自主可控的產業鏈供應鏈,健全強化集成電路、工業母機、醫療裝備、儀器儀表、基礎軟件、工業軟件、先進材料等重點產業鏈發展體制機制,全鏈條推進技術攻關、成果應用”。如何真正把這一要求落到實處?
“AI for Science”重塑科技創新未來圖景
3月29日,在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AI for Science青年論壇上,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了《AI for Science創新圖譜》。
2025全球6G技術與產業生態大會盛大開幕
4月10-12日,由未來移動通信論壇、紫金山實驗室主辦的2025全球6G技術與產業生態大會在南京上秦淮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召開。
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環保展在京開幕 眾多環保新技術新成果亮相
4月10日,第二十三屆中國國際環保展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盛大開幕,集中展示生態環保產業在AI和新一代信息技術、低碳轉型與“雙碳”目標、綠色生態創新實踐等方面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既展示了生態環保產業發展的新成果,也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動力和信心。
時空智能或將催生多個萬億元級產業
兩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李德仁,在近日舉行的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工程科技創新論壇上作了題為《時空智能助力可持續發展目標》的主旨報告,講述了時空智能廣泛的應用場景,介紹了我國北斗、高分辨率衛星遙感、無人機等領域的典型應用。
“AI+工業互聯網”加速工業體系高智綠
“工業互聯網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可以進一步加速工業體系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智能化研究所副所長顧維璽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AI成為實現“雙碳”目標關鍵突破口
3月28日,由中國科學院與國家能源局聯合主辦的2025中關村論壇—碳達峰碳中和科技論壇上,與會專家圍繞“人工智能助力能源低碳發展”主題開展深入交流,探討更快實現“雙碳”目標的有效途徑。
未來產業成為經濟增長“最活躍變量”
“未來產業作為前沿技術驅動的新興領域,正處于孕育或產業化初期,具有戰略性、引領性和顛覆性特征,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最活躍變量’。”3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高新技術司副司長柏杰在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未來產業創新發展論壇上表示,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新能源等領域展現出巨大市場潛力,成為各國培育新質生產力、搶占競爭制高點的重要抓手。
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有“保障”
202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銷量突破1000萬輛;今年前2個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增速超過汽車行業整體增速。在近日舉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5)高層論壇上,多位重量級嘉賓表示,其所在部門將加大新能源汽車行業支持力度。
寶馬董事長齊普策:以中國創新打造更智能、更人性化、更負責任的未來出行
在即將開幕的2025年上海車展上,寶馬集團攜三款BMW新世代概念車亮相,并帶來首發智能超感座艙和全新操作系統X兩項突破性技術,為消費者展現了寶馬在電動化和數字化領域的最新成績。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表示,"寶馬集團的創新成果就是新世代,以寶馬獨特之道,創智能未來出行。寶馬始終堅持‘在中國、為中國,以中國速度創新’,我們正在攜手本土先鋒企業,快速將突破性技術落地。"
聯影醫療李晶玨:推動全鏈條自主可控,以數智化融入全球市場
4月22日,2025年服貿會“高管談服貿”系列采訪活動走進聯影集團。會上,聯影醫療中國區副總裁李晶玨表示,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席卷各行各業,尤其今年DeepSeek憑借其開源特性,點燃各行各業的大語言模型(LLM)應用開發熱情,數不清的AI應用撲面而來。聯影正以前瞻性布局,深度融合AI等技術,加速推動醫療服務業的數智化升級。
鄔賀銓院士:6G面臨六大核心挑戰,需以創新突破
4月10日,全球6G技術與產業生態大會在南京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接受媒體采訪表示,從1G到4G聚焦個人通信,5G開啟行業應用,而6G將構建“萬物智聯”新生態。他強調,6G研發面臨六大核心挑戰,需在應用技術突破、成本平衡、全球協作等方面破局。
劉釗彥:AI正在重塑整個能源行業
人工智能(AI)和能源正在構建新型“伙伴”關系。全球咨詢機構Indigo Advisory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AI在能源領域的潛在應用已經達到50余種,全球有上百家企業推出“AI+能源”產品,相關投資超130億美元。據國際能源署預測,到2026年,能源領域對AI的需求將較目前翻番。
阿里云劉偉光:AI正在推動各行各業的生產力變革
“阿里云大模型的戰略就是服務企業市場創造社會價值,AI正在推動各行各業的生產力變革,通義大模型將深耕企業市場。”4月9日,阿里云在京召開AI勢能大會,阿里云智能集團資深副總裁、公共云事業部總裁劉偉光稱,大模型的社會價值正在企業市場釋放,阿里云將堅定投入,打造全棧領先的技術,持續開源開放,為AI應用提速。